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是社会的公害,长期威胁、困扰和破坏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预防和减少犯罪,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有效之策。情境预防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犯罪高潮期,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其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实践摸索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就迅速从西方国家犯罪控制理论体系的边缘走到中心,成为公共安全管理的主流理论之一,形成了司法预防、社会预防与情境预防三足鼎立的犯罪预防体系。当前,我们国家同样面临着犯罪高发的困扰,而我们国家犯罪预防体系目前仍然是“社会预防与司法预防”二元模式,对情境预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正视情境预防理论的价值和引入。
本文选取情境预防理论本土化实践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犯罪情境预防理论本土化实践,借鉴国外情境预防理论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台州市治安防范工作实例为基础,探讨情境预防理论在我国本土化实践中的可行性、适应性,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在治安防范工作中如何利用情境预防理论,在我国公共安全管理领域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犯罪预防控体系,以达到遏制、减少犯罪发生的目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