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专项化教学中的羽毛球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11所改革试点高中学校担任羽毛球专项课的体育教师和参与羽毛球专项课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羽毛球专项课的开展状况、体育教师与学生参与的实际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整体的调查、分析,从而对上海市高中羽毛球课实施专项化教学的现状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1.专项化教学中羽毛球课的设置比较合理,体育教师能够灵活调整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比较符合“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的标准,但是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教学场地缺乏,影响专项化教学的顺利开展。2.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少,不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并带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而且专项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急需相应体育专项的教师加入到高中学校,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专项化教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并对此次改革有一定的了解,只是了解的程度不够全面。3.羽毛球运动比较受到高中生尤其是女生的喜爱,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循序渐进得到提高,但由于身体素质达不到专项运动的强度,对熟练掌握专项运动技能还有一定难度,而且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全面,有待加强。4.羽毛球课实施专项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理论专业知识,并使体育锻炼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愿意将羽毛球运动作为今后锻炼的一种方式。但由于高中生的文化课程压力大、时间紧,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能提高不明显,还未完全达到专项化教学的预期目的,5.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在思想上比较与时俱进,支持体育专项化教学,而且体育教师对此次教改也是比较憧憬的。但是教师自身专项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欠缺、场地设施的匮乏、教学内容分配的不合理、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合理将会影响专项化教学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