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种质超低温保存及其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蕉(Musa.Spp)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草本果树。本研究以三个香蕉品种:巴西蕉(Musa acuminate(AAA group)‘Dwraf Cavendish’,cv.Baxi)、广东香蕉2号(Musa acuminata(AAA group)‘Dwraf Cavendish’cv.Guangdong 2)、广东粉蕉1号(Musa×paradisiaca(ABB group)‘Da Jiao’cv.Guangdong 1)为试验材料,对香蕉的茎尖培养、种质超低温保存、保存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及保存后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进一步优化了适合香蕉茎尖培养的细胞分裂素浓度。不定芽在MS+3.0~5.0mg/LBA+0.1mg/LNAA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分化的丛芽可以在1/2MS+KT0.2mg/L+NAA0.1mg/L培养基上正常生根,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2.建立了香蕉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具体方法为:2.0~3.0cm的茎尖在含有0.4mol/L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2d,解剖镜下剥取含1~2层叶原基的茎尖(1.0~1.5mm长),室温(25℃)下LS(MS+2mol/L甘油+0.4mol/L蔗糖)装载20~30min,然后用玻璃化溶液(PVS2)于0℃下处理40min,换一次PVS2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至少1h后,在40℃水浴中化冻90s,用1.2M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10min,然后转入含0.3mol/L蔗糖的MS培养基中,暗处理1d后转移到含0.5mg/LBA的MS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成活率分别为:75.9%、40.0%、69.6%,再生率分别为:63.4%、35.0%、63.4%。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3.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保存后的香蕉植株进行遗传稳定性的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叶片大小、叶片颜色、叶片形状、株高、假茎粗无明显区别;2)染色体数目相同;3)DNA多态性无差别。由此,基本可以确认超低温保存未改变香蕉试材的遗传稳定性。 4.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香蕉茎尖超低温保存中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茎尖在诱导脱水过程中,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逐渐加重;经过冷冻保存后,大部分细胞原生质体浓缩,细胞壁、膜系统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也有小部分位于分生组织区域的细胞虽然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程度不深,是可逆的伤害,在恢复培养时会修复损伤,由此再生出植株。
其他文献
恐惧,根源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本能,与人类如影随形,恐惧文化在当代社会有不断弥漫扩散的趋势.电影是工业时代典型的视觉艺术,为人类永无停止的恐惧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以野生种百合卷丹、渥丹及东方百合杂种系品种索蚌为试材,对百合离体再生体系进行研究,并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浸泡法、组培加倍法对百合染色体进行加倍处理,建立了有效的加倍
以皇家嘎拉苹果组培苗为研究材料,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加18%(W/V)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了半根(HRS,模拟定位灌溉)、半根交替(AHRS,模拟分根区交替灌溉)及全根水分胁迫(WRS)
试验设在无灌溉条件的渭北旱塬苹果园,试验园为1992年春栽植的矮化中间砧富士果园,品种长富2号,中间砧M_(26),基砧新疆野苹果,株行距为2×3.5米,每隔4行设2行授粉树,授粉树品种为皇家嘎拉,果园未施有机肥,管理水平中等。试验果园占地18亩,选用草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花苜蓿(Medicago repens)、高羊矛(Fescue arundinacea)、黑麦草
本项目通过研究碳源、氮源、碳氮比、主要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酸碱度、光线、固体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对麒麟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麒麟菇的工厂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果树,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其中的木质素组分是唯一难以被生化分解的芳香族类聚合物,因此高含量的木质素必然会导致
期刊
期刊
西瓜属葫芦科作物,原产热带非洲。因此西瓜耐热性和耐旱性强,但耐冷性弱,而且缺乏耐冷种质资源。西瓜栽培的地域广泛,但季节性限制大。通过低温诱导结合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对西
本研究以甜樱桃设施栽培中的品种“极佳”为试材,于 2001 年~200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试验站进行。重点研究了芽呼吸代谢对自然休眠进程的调控作用及相关的破眠技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