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是一个消化通道,不断蠕动将胃内容物向肠内输送,在疾病治疗中使药物难于在胃内滞留,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开发胃滞留制剂辅料,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药辅合一”是中药制剂辅料的精妙运用。白及胶是中药白及止血、生肌之活性成分,兼具漂浮、粘附、膨胀及生物相容等特点,是理想的“药辅合一”胃部给药生物载体材料,而目前,有关白及胶做胃滞留制剂药用辅料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目的优化白及胶的提取工艺;制备多孔性白及胶,表征其理化性质;考察白及胶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对多孔性白及胶的胃滞留性能进行初步评价,为白及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1.对白及药材进行干燥、粉碎、预处理、以单因素提取实验为基础,采用苯酚-硫酸法,以白及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红外辅助提取方法,Box-behken响应面法对温度、时间、料液比对白及胶的分离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白及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2.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采用醇沉技术对白及胶水浸提液进行分级沉降,考查其最佳醇沉浓度;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性白及胶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及质构分析,并采用红外、扫描电镜对其进行性能表征。3.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纯化多孔性白及胶,选择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02·)能力以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对纯化后的多孔性白及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4.利用多孔性白及胶为辅料,对其胃滞留性能进行初步评价,阐明多孔性白及胶作为“药辅合一”胃滞留功能性辅料的机制和科学内涵,研究其作为胃滞留制剂功能性辅料的可行性研究,为白及胶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1.白及胶的红外辅助提取最优提取条件改良为:提取温度75℃、时间2.5h、液料比53:1(ml/g),在此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试验,白及多糖的平均得率为43.95±0.26%,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7%,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白及胶提取条件参数准确、可靠,适用于生产实际制备中,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及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对白及胶提取液以40%,60%,80%乙醇分级沉淀、离心,冻干,分别得到三种级别的白及胶BSP40、BSP60、BSP80,各组分所占比例分别为83.25%、12.16%、4.49%,由此可知白及多糖大多为高分子化合物,在较低乙醇浓度下即可沉淀。以苯酚-硫酸法测定BSP、BSP40、BSP60、BSP80总多糖含量分别为64.15%、69.33%、57.64%、42.83%。以BSP、BSP40、BSP60、BSP80为原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性白及胶,对各个冻干样品性能及溶液液体性能进行质构分析,表明不同醇沉浓度的样品与其的性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其硬度、疏松度以及凝胶性能;刚果红实验表明白及多糖具有三级螺旋结构;经过红外光谱分析BSP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3.通过离子交换色谱(DEAE-52)对多孔性白及胶进行进一步纯化,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纯化后的白及胶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多孔性白及胶具有多孔疏松的内部结构,孔隙率可达75~98%,具有可漂浮性,其吸水率高,膨胀性能优良且天然无毒,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具有快速起漂、长时间漂浮的性能,可作为胃滞留制剂功能性辅料。结论1.优选的提取、纯化白及胶工艺稳定可靠,所得总多糖的含量高、杂质少,适合于白及胶的工业化生产;2.白及胶属中性亲水性多糖,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和冻干质构特性以及红外特征吸收峰和三股螺旋结构;3.多孔性白及胶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4.多孔性白及胶是一种优良的胃滞留制剂辅料,对胃滞留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