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重中之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单靠自身力量不可能完成所有创新,需要从组织外部获取创新的知识。高校和科研机构日益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一种合作式、开放式创新方式---产学研合作产生。然而,企业通过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能否有效汲取他们的知识并消化、转化成自己的独有资源,最后再实践于生产运营中和企业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另外,我们发现在产学研合作中,组织间必然要进行互动,互动行为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并且这种互动行为很少被研究但它却与企业创新绩效密不可分。因此,本文选取了众多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因素中的互动行为维度,探讨产学研合作组织间互动行为、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理论路线部分首先介绍的是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及研究方法、路线;其次对互动过程理论、知识吸收能力理论、企业创新绩效理论进行了文献回顾;最后,以产学研合作组织为研究平台,将组织间互动行为维度提炼为信任、沟通两种,其中信任划分为情感信任与认知信任;知识吸收能力则由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与实际知识吸收能力构成;并选取学习成长绩效与创新任务绩效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2个维度。以此构建一个适合于分析产学研合作组织间互动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研究目的,提出适当的理论假设。本文经验路线部分从问卷设计做起,采用Likert5级量表对自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三部分进行了问卷量表设计。其设计思路主要基于对以往学者研究时采用的成熟量表进行的修正;其次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通过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查看变量的集中趋势与分散程度;信度、效度分析,衡量问卷题项设计的可靠性;相关分析,初步检验变量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自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的关系,同时检验中介变量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经实证分析后,笔者发现:情感信任、认知信任、沟通分别与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实际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相关;情感信任、认知信任、沟通分别与企业学习成长绩效、创新任务绩效显著正相关;潜在、实际知识吸收能力分别与企业学习成长绩效、创新任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同时,笔者还加入了知识吸收能力变量,与互动行为各维度共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做回归验证,发现知识吸收能力在互动行为各维度与学习成长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另人意外的是,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完全中介于认知信任与学习成长绩效,但知识吸收能力在互动行为各维度与创新任务绩效中却不起中介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几点启示,以期为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方绩效的提高提供建议。另外,因为时间、资源、自身学术水平等方面限制,本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笔者在结尾处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以为丰富各理论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1)关于信任、沟通互动行为与知识吸收能力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比较多,但是信任、沟通互动行为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多数是零散的,并不是很系统,本文整合了二者的关系研究。另外,将互动行为、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结合在一起的研究也未曾有过,而本文在结合以往学者对互动行为与企业绩效、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成熟理论研究基础上将二者联合,首次构建了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互动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框架,具有新颖性。(2)研究对象的创新。以往学者关于互动行为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创业团队、(虚拟)研发团队等个体或团体层面的互动行为,而对组织间互动行为的研究很少,以产学研合作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学研合作组织互动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更少,本文却选取了当今被热点讨论的产学研合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创新性。(3)变量测量上的创新。创新绩效测量已经被学者们研究的很透彻,主要都是些有形因素,如财务绩效、专利申请数、产品创新数等,但是产学研合作组织是个需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组织,因此无形绩效更应该受到关注。本文将企业创新绩效划分为无形和有形绩效两个方面,即企业学习成长绩效和创新任务绩效。同时,经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吸收能力在自变量与创新绩效两个维度间的中介作用并不同,因此该划分方式还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