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国内大跨桥梁特别是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施工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拼装法。采用悬臂施工方法,通常会使结构出现复杂的内力变化和位移的变化。因此,为保证桥梁结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且进行桥梁施工的全过程监控必不可少。此外,由于材料的自身特性,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徐变特性不仅给结构引起附加变形,还会引起结构内力重分布、预应力损失。收缩和徐变变形也是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除此之外,由于混凝土的热传导性差,结构在太阳辐射、大气日常气温等外因作用下,非线性的温度梯度将会出现在结构的内部。而这种非线性的温度梯度模式完全足以引起混凝土内部出现显著的裂缝。因此,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也需要引起重视。本文以新邕宁邕江特大桥(跨度组成为92 m+168 m+92 m)为工程背景,对该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与误差、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作用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回顾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状况,概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并对国内外混凝土温度效应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2)概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的目的、控制方法与内容、计算分析方法、影响因素、施工控制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以及有限元法在施工控制全过程中的运用。(3)根据本桥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悬臂施工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根部截面在最大悬臂施工状态、边跨合龙状态、中跨合龙状态、二期恒载作用以及在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的施工关键阶段的挠度和应力分布状态。(4)根据本桥实际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悬臂端挠度;通过在各个关键截面布设相应的线形测点获得桥梁的线形;通过在各个关键截面布设相应的应力传感器监控各个施工阶段各个控制截面的应力。结果表明,桥梁高程与设计标高吻合良好;桥梁线形误差在容许范围内,与设计线形符合;结构各控制截面的应力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即桥梁施工监控的效果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5)采用规范、参数识别以及现场实时测试数据获得了该桥的温度梯度模式,在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依据三种温度梯度分别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模式采用指数分布曲线是行之有效的,其参数C可通过实测值和参数识别的方法获得。主梁挠度和关键截面的应力应变随识别参数C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较小,故在采用此方法分析计算温度效应时可以对所计算时刻均采用同一C值。(6)采用不同的温度分布模式研究结构的温度效应所获得的结果相差大,因此,在计算有关连续梁因日照温差引起的结构内力时,应根据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并采用不同的温度模式进行复核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