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山杏种群生长与水分生态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ow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化较为普遍,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了农、林、牧业生产力低下。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是一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先锋树种,通过对不同立地山杏的生长与水分生理生态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的环境因子对于山杏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了解山杏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及其生长的生理生态规律,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水土保持,以及提高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的收入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试验以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山杏为试验材料,主要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山杏的种群生长及其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试验研究内容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主要包括了不同立地山杏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测定以及山杏茎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试验;野外试验选取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几种不同立地,对整个生育期山杏的种群生长、蒸腾和光合、土壤水分变化及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等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不同立地山杏的土壤水分等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立地山杏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最后调查和分析了山杏产量和生长等。 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山杏与杏的扫描电镜试验研究表明:山杏表皮细胞、气孔大小均小于杏,且其叶片上下表皮均具有表皮毛,此外在其细胞壁上可见许多丝状的纹饰,而杏叶片未发现有此结构,这些结构特征都说明山杏抗旱能力更强。 2.通过对山杏林和荒坡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说明:山杏灌木林对于土壤团聚体、水分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持水量等),及土壤养分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3.山杏林地与荒坡地土壤含水率曲线表明:山杏主要水分利用层为0~100cm,土壤含水率在此范围逐渐降低,100~240cm为弱利用层,该层次土壤水分虽然逐渐升高,但是变化幅度很小(<1.4%);而240cm以下土壤含水率上升较快,为土壤水分补充层;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变化约划分为3个时期:土壤水分消耗期(4月-6月),土壤水分补充期(6月中旬-7月底),土壤水稳定期(8月-9月)。 4.该地区环境因子(光照、气温、水气压差等)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山杏的光合速率也有季节变化,在夏季呈双峰曲线,而春、秋季为单峰曲线,春、秋季山杏的日均光合速率基本一致,夏季最高;山杏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表明,春、夏、秋三个季节山杏的蒸腾速率均为双峰曲线,日均蒸腾速率,春季<夏季<秋季。 5.通过对柠条、沙棘、山桃、刺槐、小叶杨、山杏和榆树光合、蒸腾速率及RWC、WSD等抗旱性指标综合比较可看出:抗旱性最强的为柠条和沙棘;山桃、刺槐、小叶杨
其他文献
细胞内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是调节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组蛋白乙酰化的失衡与肿瘤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平衡的打破成为某些肿瘤形成或发展的直接因素。本实验中我们从药物制滴菌素(trichostatin A,TSA)及基因水平阻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或下调其基因表达,观察处理因素所致的细胞效应,探讨乙酰化与去乙酰化修饰在MCF-7细胞中
本文研究了泥鳅性腺分化的规律,温度对泥鳅性腺分化的影响,以及温度影响泥鳅性腺分化的可能机制。在自然水温(23~25℃)条件下,1日龄仔鱼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orimordial germ cell
背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方法,因此需要寻找新的与神经保护相关的分子靶点。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N)是目前唯一受Ca2+和钙调蛋白(calmodulin, C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光合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作为标记性状,在杂交水稻中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标810S是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从两用温敏核不育水稻810S群体中发现的黄化叶色突变株。该突变株除叶色突变外,其他性状与810S基本相同。研究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可以应用于杂交水稻杂交制种中母本群体标记性状,以利除
摘要:2014年新高考方案的颁布,对高中历史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有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教学的优化?文章将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的高考方案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29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公牛的HIBADH和TNP1基因,重点鉴定它们功能区的遗传变异,筛选与公牛精液品质密切相关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并尝试探究这些遗传变异可能的分子调控机理,为未来培育高
镉可以诱导机体多种组织细胞发生凋亡。研究镉诱导细胞的凋亡对于镉的分子毒理学机制的阐明和镉所致的损伤与致癌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镉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机制作了
背景:  基因治疗能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并使之有效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是一种高效的非病毒性基因转染载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