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肼屈嗪(Hydralazine)是一种经典的外周降血压药,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但是肼屈嗪的诸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近些年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也比较少。关于肼屈嗪含量测定方法的报道大多发表于90年代以前,灵敏度也相对比较差。本文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建立了简单快速的BABL/C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肼屈嗪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将这个方法成功的应用于肼屈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肼屈嗪(Hydralazine)是一种经典的外周降血压药,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但是肼屈嗪的诸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近些年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也比较少。关于肼屈嗪含量测定方法的报道大多发表于90年代以前,灵敏度也相对比较差。本文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建立了简单快速的BABL/C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肼屈嗪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将这个方法成功的应用于肼屈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而且脑组织中肼屈嗪的含量测定方法是首次建立。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一、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肼屈嗪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在体内外对去卵巢SD (Sprague Dawley)大鼠小肠动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体内研究给予不同浓度的17p-雌二醇作用后,比较大鼠小肠推进比的差异以了解小肠的传输功能的变化。体外制作离体小肠肠段,通过张力转换仪及生物机能系统等仪器,测量小肠平滑肌在卡巴胆碱、17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Fulvestrant)的不同组合及浓度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脂多糖诱导早孕期人蜕膜细胞核因子中κB (NF-κB)表达的研究。方法:人蜕膜细胞取自10位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患者,用不用剂量的脂多糖(LPS)处理分离出的蜕膜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核因子KB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不同实验组之间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Dunnetts T3检验,所有数据均用均数士标准误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脂
目的制作幼龄SD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Ⅱ/R)损伤模型,通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作为干预,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值,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水平,探讨利多卡因在幼龄SD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过程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预防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提供动
目的:在建立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I/R)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利多卡因干预,进行肝脏组织学研究,检测血清中ALT值和肝脏组织中MDA、MPO和ICMA-1的含量及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a)的表达,从而探讨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用药做实验铺垫和指导。方法:将
目的优化1,3-烃基取代-5,6-二氨基尿嘧啶(A)和硝基苄基-1H-吡唑-4-甲酸(B)两类原料药的合成条件。探讨Traube缩合法新的反应条件,选择收率最高的反应条件,合成九个新的8-硝基苄基吡唑取代黄嘌呤类化合物(C1-C9)。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液相-质谱联用和核磁检测来确认结构,并对已确认结构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哮喘活性的初步研究。方法在文献报道的1,3-烃基取代-5,6-二氨基尿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对三硝基苯磺酸所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利用5%三硝基苯磺酸/无水乙醇溶液(100mg/kg/只)灌肠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等容生理盐水灌肠。两组均在造模后第7天开始给予0.9%氯化钠2.0ml灌胃,每天1次,共14天。第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在心肌肥厚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并采用瑞舒伐他汀(ROS)进行干预,以确定ROS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其在心肌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0只Sprague-Dd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ISO)组、卡托普利(CAP)组和ROS组,每组1O只。ISO组、CAP组和ROS组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异丙肾上腺素连
目的应用大鼠颈总动脉内膜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VSMCs增殖和血管重塑情况,为探索血管狭窄的发病机制,并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后阿托伐他汀钙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MMP‐2、Bax、Bcl‐2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损伤+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采用HE染色法系统地观察血管损伤后第3、7、14、28天血管形态改变,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
目的探讨促红素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是否有保护作用,探讨脑缺血急性期最佳的促红素给药频次,从而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改善大鼠行为学缺损。方法将80只雄性SD(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又分为3个亚组,各亚组之间促红素给药方法相同(腹腔注射)、剂量也相同(3000 IU/kg),仅给药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左-卡尼汀(L-carnitine,L-CN)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随机等分为四组(n=8)。假手术组(空白组):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模型对照组(I/R组):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缺血后处理组(后处理组):缺血30min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