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研究了“五四”以后二、三十年代新文学中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场精神运动。西方的表现主义与反抗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关注现实人生、追求个性自我的新文学有着许多契合之处。“五四”文学革命中译介表现主义的过程显示出两条有迹可寻的线索:“东借西风”和“西风东渐”。中国表现主义在此后也大致沿着这样两条轨迹演变发展。 中国新文学表现主义的特点是本文论证重点。首先,中国新文学表现主义诞生于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异质同构的交错中,这导致中国新文学中近代理性主义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错综融合。表现主义在中国的现状中已不完全是原有的现代主义形态而产生了新的理解和变异。 其次,中国作家是从个体的角度对表现主义甚至与之相连的现代意识来感受和模仿的,本文在描述新文学表现主义的传播、衍化过程时,以表现“自我”为核心将其归纳为“放逐”、“放大”、“还原”与“自觉”四大个性特征。 再次,新文学表现主义直接借鉴和吸收西方表现主义文学艺术形式的同时更多受到传统与现实的规范,在民族性、世界性双向变奏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具有较强艺术包容性。 论文梳理了新文学表现主义具有三大艺术功能:其一,“自我”的“表现”。其二,象征形象与寓言的交织。其三,梦幻、变形和怪诞等反逻辑的艺术方法。它是表现主义文学借助形象和虚拟来追求“残酷”的真实,从而达到批判现实目标的重要途径。 论文探讨了形成中国式表现主义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表现主义在中国的消退既有时代环境、社会思潮、文艺整体发展趋势影响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其自身艺术技巧和主张的原因。最终,表现主义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销声匿迹,变成一股潜流,为它在中国大地的再次勃发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