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以来,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区域经济差异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和区际市场分割以及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分割等问题的产生与市场失灵有着必然的联系。政府部门为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所提出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即区域产业规划,是纠正市场失灵、发挥政府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的区域产业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及可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区域产业规划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了区域产业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区域产业规划理论发展滞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紧迫性和战略性的命题。在文献梳理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存在区域经济差异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规划的相关理论工具和方法。首先,以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产业规划的关联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的产业维度和空间维度分解,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的两大主线,即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其次,采用动态分解技术,从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维度分解的视角剖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理,构建了“区域关联、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潜力”三维互动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提出了开放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路径。复次,基于省区、地区和城乡三个地域空间层级的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解,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空间组织机制,并在此机制框架下设计了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向协调发展转变的双重实施路径,即区域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策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模式与战略。再次,以区域产业规划系统设计的研究为落脚点,分析了区域产业规划的组织机制,亦即讨论了区域产业规划的多元主体及其在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规划的客体;在总结区域产业规划一般方法和传统区域产业规划弊端之后,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模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的全过程、动态评估模式和框架,最后,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主导产业选择、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等方面对前文的区域产业规划内容安排与区域产业规划系统设计理论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