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业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影响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点,深入研究失业与个人幸福感、抑郁感的关系尤为重要,失业群体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观态度,也成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进入21世纪新常态和新时代阶段的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目前文献较为少见。
本文使用CFPS数据,利用丰富的个人特征信息和个人主观态度等变量,实证研究了非农就业群体的失业对个人幸福感和抑郁感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文中参考Akee&Zhaoetal.(2019),对被解释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使用无截距项的OLS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幸福感等主观态度变量的特征,本文也使用logit和probit模型、OrderLogit和OrderProbit模型回归,与OLS模型的估计相比较。第二,考虑到模型存在的遗漏变量和双向因果问题,本文通过寻找区县失业率作为工具变量,利用IV来解决失业影响个人幸福感和抑郁感可能引起的有偏估计问题。本文也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来解决样本选择偏差问题,以保证模型估计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此外,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性别和户籍的子样本回归,通过分样本回归研究失业影响在不同群体中的异质性。第三,本文从个体自我认同感、社会交往和社会信任等多重角度,研究失业影响个人幸福感和抑郁感的传递机制,机制分析显示了失业影响个体幸福和抑郁的途径和中介效应。第四,本文研究了失业群体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观态度,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研究发现,失业显著降低了非农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增加了个体的抑郁感(即幸福感的负向测度)。在机制设计方面,我们证实了失业会降低个人的社会地位、减少其社会交往和降低了个人对社会与政府的信任度从而对个人造成幸福感的下降,和抑郁的增加。对性别和户籍的分样本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失业对女性群体和持有农业户口群体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中,我们发现失业群体尤其关注就业问题,认为就业和失业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而对其他诸如教育、住房、环境和政府廉政等问题却没有太明显的关注。为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应该持续保证就业优先政策,关注群体性失业突发事件,完善舆论宣传引导机制,稳定群众的就业预期。
本文使用CFPS数据,利用丰富的个人特征信息和个人主观态度等变量,实证研究了非农就业群体的失业对个人幸福感和抑郁感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文中参考Akee&Zhaoetal.(2019),对被解释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使用无截距项的OLS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幸福感等主观态度变量的特征,本文也使用logit和probit模型、OrderLogit和OrderProbit模型回归,与OLS模型的估计相比较。第二,考虑到模型存在的遗漏变量和双向因果问题,本文通过寻找区县失业率作为工具变量,利用IV来解决失业影响个人幸福感和抑郁感可能引起的有偏估计问题。本文也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来解决样本选择偏差问题,以保证模型估计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此外,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性别和户籍的子样本回归,通过分样本回归研究失业影响在不同群体中的异质性。第三,本文从个体自我认同感、社会交往和社会信任等多重角度,研究失业影响个人幸福感和抑郁感的传递机制,机制分析显示了失业影响个体幸福和抑郁的途径和中介效应。第四,本文研究了失业群体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观态度,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研究发现,失业显著降低了非农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增加了个体的抑郁感(即幸福感的负向测度)。在机制设计方面,我们证实了失业会降低个人的社会地位、减少其社会交往和降低了个人对社会与政府的信任度从而对个人造成幸福感的下降,和抑郁的增加。对性别和户籍的分样本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失业对女性群体和持有农业户口群体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中,我们发现失业群体尤其关注就业问题,认为就业和失业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而对其他诸如教育、住房、环境和政府廉政等问题却没有太明显的关注。为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应该持续保证就业优先政策,关注群体性失业突发事件,完善舆论宣传引导机制,稳定群众的就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