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复合薄膜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设计和制备了不同组成和结构的多层复合薄膜电极,并组装成具有高开路电压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通过测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J-V特性曲线来评价其光电性能参数。利用瞬态光电压光电流衰减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不同组成和结构的多层复合薄膜电极对电池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并深入探讨纳米Ti O2/电解质界面的电荷分离和复合,以及电荷传输和收集的微观动力学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采用溶胶-凝胶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可控制备纳米晶TiO2;通过CdS量子点(QD)和C106染料协同敏化纳米晶TiO2薄膜制备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电极;组装成基于不同结构的TiO2复合薄膜太阳电池。结果表明:CdS QD和C106染料分级协同敏化中通过化学浴沉积引入的QD敏化层,能够使染料敏化层不受短波长光的照射,避免紫外线的危害,而且CdS QD能够有效吸收短波长段的光线,使电池的整体光响应范围加宽,同时协同敏化能够减小电荷复合速率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极表面的无定型TiO2层能够有效阻止CdS QD和I3-/I-之间的反应,确保CdS QD能够正常工作,增加电子向纳米晶TiO2中的注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分级协同敏化电池的光电性能参数。(2)液相温和的条件下,可控合成核-壳结构Ag/TiO2纳米线,其内核Ag纳米线的直径约为85 nm,TiO2壳层厚度约为95 nm;Ag/TiO2和纳米晶TiO2混合制备多层夹心复合薄膜电极,经C106染料敏化后组装成电池。研究发现:Ag/TiO2中内核Ag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多层介孔薄膜电极中,以Ag纳米线搭建一个直接的电子传输通道,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子与空穴、与电解质之间的复合,大幅度提高电子寿命和电子扩散长度,在界面处形成高密度的电荷层,从而获得高开路电压的电池。Ag/TiO2层的引入虽减少了薄膜电极的比表面和光捕获能力,但显著地改善了电子的传输性能。无定型TiO2层能够有效修复核-壳结构Ag/TiO2,使TiO2壳层保持完整性,防止Ag纳米线表面与电解质直接接触而成为复合中心,提高电子收集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
其他文献
多级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其具有不同等级尺度的孔道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优点,在催化、吸附、分离、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成为多孔材料领域的的热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熔体的粘度可以反映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特性、颗粒在铝熔体中的弥散沉降情况和复合材料熔体在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研究复合材料的粘度变化,可以为
氧氮玻璃的熔化温度高达1500-1800℃,难于通过传统熔融冷却法而制得,而且,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的玻璃其N含量也较低。所以,通常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氧氮玻璃,以降低玻璃的熔融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和核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核废物逐年增多。众所周知,核废物对整个人类,甚至生态环境都是有巨大危害的。目前,关于核废物的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本文将尝试用两种螯合剂功能化的Janus纳米颗粒来从高放核废液中分离出放射性元素。首先,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粒径大约在7.3 nm左右的γ-Fe_2O_3超顺磁纳米颗粒,然后,在其表面包裹了厚度约5 nm聚丙烯酸。随后,用第一种螯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有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已展现出了优良的性能。特别是TiAl基合金,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与Ni基高温合金相比,TiAl基合金具有密度低,高
氧化锆透明陶瓷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耐腐蚀,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以用于照明技术、光学、特种仪器制造、无线电子技术及高温技术等领域。本文首先对不同氧化钇稳定的氧
近年来,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以其新奇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电子和声子谱在研究二维纳米材料宏观性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当纳米材料受到外界刺
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清洁高效、安全性高和燃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然而,由于其运行需伴随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如热量传输、组分传输、电化学反应、电流传输等。受实验手段的限制,难以全面分析SOFC运行过程中的众多影响因素及运行机理。因此,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