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研究纺织厂工效学因素(噪音、高湿、全身振动、轮班、工作强度、负重物、棉尘、工作紧张、工作体位)对临床受孕时间(有正常性生活,从停止避孕到临床怀孕所需要的月经周期数)、临床自然流产(孕28周以前发生的孕体丢失)以及对活产儿出生体重、孕周的影响作用,我们进行了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1996年8月至2000年8月间,对所有进行新婚体检的纺织厂女工进行基线问卷,收集基础信息,并按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建立新婚队列。新婚队列中符合条件的女工从停止避孕时起,进入孕前监测队列,每日记录一页纸日记直到临床怀孕或入队列满一年仍未怀孕。所有新婚队列中女工临床怀孕后,每三个月进行孕期随访,收集有关暴露和怀孕结局(如自然流产、活产等)信息。如为活产,则从医院病例记录中摘抄婴儿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时间等信息。在研究期间由专业人员对这些妇女工作岗位的部分工效学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共1005人参加基线调查,其中合格956人。在工效学因素与临床受孕时间的分析中,共有578人参加了分析,共收集月经周期1923个。在控制了包括性交频率等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对单个工效学因素和多个工效学因素共同存在情况下的作用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工作强度与受孕力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中度工作强度组受孕力为轻度组的0.72倍(95%CI:0.511-1.01),重度工作强度组受孕力为轻度组的0.61倍(95%CI:0.39-0.96)。在临床自然流产的研究中,以临床自然流产为病例组(77人),临床活产为对照组(635人)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工作紧张和自然流产有关(单因素OR=1.62,95%CI:1.01-2.62,多因素OR=1.56,95%CI:0.94-2.58)。共有614个临床活产儿参加了出生体重和孕周的分析,在出生体重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孕周前后全身振动、高湿、轮班的影响作用有较大改变。在孕周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全身振动和轮班有明显作用。对较低出生体重(活产儿总出生体重分布第20百分位以下)和较早孕周(活产儿总孕周分布的第20百分位以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孕周后高湿是较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0R=3.24,95%CI:1.10-9.53)。而轮班是较早孕周的危险因素 (OR=2.86,95%CI:1.16-7.00)。结论:在该纺织厂新婚女工中,工作强度对临床受 孕时间有影响作用,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工作紧张可能和临床自然流产有关;强 噪音、高湿与出生体重下降有关,全身振动、轮班可以通过缩短孕周影响出生体 重;高湿是较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轮班是较早孕周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