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死蜱农药和以双酚A、4-壬基酚为原料的多种化工产品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进入自然环境,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目前,三种微污染物已严重污染自然水体,但是,目前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水处理技术尚不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已严重威胁水系统的质量。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探究自然水体中毒死蜱、双酚A和4-壬基酚的检测方法,考察不同湿地植物对不同种类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人工湿地去除微污染物机理,为推广人工湿地应用于处理水体微污染物提供理论支持。1、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水体中毒死蜱、双酚A和4-壬基酚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2、搭建8套潜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考察水生植物种类对微污染物净化的影响。人工湿地小试装置的植物种类为芦苇、宽叶香蒲、花叶香蒲和小香蒲。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3天时,四种植物的湿地模拟系统均能有效降解毒死蜱,其中,宽叶香蒲去除率最高达到89.24%,通过SPSS软件分析,四种植物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壬基酚的去除率整体略低于毒死蜱的去除率,其中以宽叶香蒲最高(84.36%),小香蒲最低(76.80%),四组植物之间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宽叶香蒲对双酚A去除率(82.66%)显著高于其余三组植物(P<0.05),花叶香蒲(69.32%)和小香蒲(69.63%)去除率高于显著芦苇组(62.96%,P<0.1)。3、改装5个试验水箱构建人工湿地小试装置,记为M1-M5,M1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添加人工配制的污水,选择净化污染物效果最好的宽叶香蒲为湿地植物,通过添加氨苄青霉素抑制微生物,设置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等各部分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结果表明,在自然水体中,毒死蜱、双酚A和4-壬基酚降解速率显著低于人工湿地模拟系统;人工湿地基质填料陶粒和砾石对毒死蜱、双酚A和4-壬基酚均具有显著吸附作用;人工湿地种植宽叶香蒲可以明显提高三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且微生物对双酚A的降解作用显著高于氨苄青霉素对照组;无论有无湿地植物,微生物对毒死蜱和4-壬基酚的降解作用都不明显。4、在静态条件下,毒死蜱、双酚A和4-壬基酚在人工湿地小试装置内降解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降解方程分别为:c=124.63exp(-t/25.393)+3.7618,c=316.61exp(-t/34.955)+0.56475②,c=168.91exp(-t/17.061)+12.133③(c,剩余浓度,μgL-1;t,停留时间,h),半衰期分别为18h、21h、1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