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部分肝功指标(AST、ALT、TBIL、DBIL、TP、TTT、A、G)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CHB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为CHB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乃至为提高CHB的临床防治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50例CHB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部分肝功指标(AST、ALT、TBIL、DBIL、TP、TTT、A、G)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CHB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为CHB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乃至为提高CHB的临床防治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将150例CHB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及瘀血阻络证五种证型,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1、TGF-β<,1>水平,以速率法检测肝功指标AST、ALT、TBIL、DBIL、TP、TTT、A、G水平,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结果: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血清IL-1、TGF-β<,1>的关系,CHB五种证型中血清IL-1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湿热中阻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瘀血阻络组最高,湿热中阻组次之,肝郁脾虚组最低,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GF-β<,1>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瘀血阻络组最高,湿热中阻组次之,肝郁脾虚组最低,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五型中AST、ALT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肝郁脾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与湿热中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与肝郁脾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型中TBIL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湿热中阻组、肝郁脾虚组、瘀血阻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中阻组最高,肝郁脾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与湿热中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瘀血阻络组次之,肝郁脾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与瘀血阻络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BiL测定结果:湿热中阻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中阻组最高,肝郁脾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与湿热中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HB中医各证型患者TP测定结果以湿热中阻组、肝郁脾虚组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TT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测定结果:五型中A测定结果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湿热中阻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G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 CHB患者血清IL-1、TGF-β<,1>水平及部分肝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各证型间具有相关性。血清IL-1、TGF-β<,1>的含量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按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郁脾虚顺序依次呈递减势态,证型之间差异显著。
2 CHB中医证型中,其病理演变呈规律性分布。即150例患者中湿热中阻证最多,且以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顺序减少。这一由高到低的顺序基本反映出了CHB由实转虚的病理发展过程,与目前大多研究相一致。
3 检测IL-1、TGF-β<,1>水平及部分肝功指标尚可动态观察CHB的病理状态。如血清IL-1、TGF-β<,1>的含量测定以瘀血阻络型最高,即说明本阶段肝损伤最重。
4 中医辨证分型基本能反映CHB病理演变的不同阶段。因此,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实验室指标,对于确定临床治疗原则,指导选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异构网络中包含丰富的生物信息,包括药物和疾病的特征和药物和疾病之间的连接性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预测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因此整合异构网络信息是当前计算药物重定位研究的热点。网络表示学习是将网络中每个节点表示成低维特征,从而提高药物再定位的预测能力。综合这些信息,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药物重定位预测方法。从疾病和药物的异构网络中,通过基于跳图的网络表示模型以无监督的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模式识别的许多应用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改进。从对象检测和图像生成到重组文章和生成诗歌,应用场景变化很大。文本识别问题也是由深度学习算法完成学习辨别表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字符级别的文本识别可分为打印和手写字符识别。自动识别医疗表格和处理其他类型的文件,例如行政,邮政分拣自动化和银行支票识别,都是手写字符识别应用的例子,可以进一步分为离线或在线。 在这方面,已经研究
近年来,串联质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等优势成为了研究蛋白质组的关键技术之一。串联质谱数据承载着蛋白质及肽段的信息,对其处理分析不仅是计算蛋白质组研究中尤为关键的一步,也是后续生物蛋白质结构功能等分析的基本保障。然而,质谱数据分析在计算时间与计算规模上遭受了新的挑战,其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随着质谱技术的高速发展,质谱数据集的规模呈爆炸式的指数增长,匹配海量的质谱数据成为了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难题
依托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调控网络等分析并收录的多类别多层次系统生物学基础数据,发展模型全方位系统性的模拟分析生物个体内部的所有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基因、mRNA等发展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而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方案是未来的生物信息学发展趋势。其中,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是当前计算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问题。 本课题研究主线是基于蛋白质相互网络设计聚类算法进行
基于环境保护和日益严格的燃料硫含量规定,燃油的深度脱硫研究越来越重要。含硫油品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酸雨和雾霾的主要成因。因此,清洁燃油生产是目前世界各国炼油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实现低能耗低成本深度脱硫的超清洁燃油,在发展先进加氢脱硫技术的同时,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吸附脱硫、萃取脱硫等研究不断发展,以期成为加氢脱硫技术的补充甚至替代。 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课题
水资源防护与治理关系生态发展和人类健康。泄露的油品及含油废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故如何高效的治理被油污染的废水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仿生界面材料的发展进步,具有超润湿特性的多孔材料已可用于油水分离领域。不同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存在差异,因而特殊润湿性材料对不同液体表现出不同的润湿性能。油和水的表面张力差异较大,因此可以选用对油和水具有相反润湿性的特殊润湿性材料用于分离油
木质素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生物质资源,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也可用于生产下游芳香族化学品。但木质素本身结构复杂,理化性质随着来源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工业化应用仍存在很大的挑战。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高效的工艺利用木质素资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吸附增强蒸汽重整工艺,利用木质素资源来获取清洁的能源—氢气,在原位捕获CO2的同时也可以得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草坪草的诱变效应,本研究对在本地表现良好的5份狗牙根材料的匍匐茎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而后与对照种植在田间进行生长观察,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处理M1代植株进行DNA突变效应的检测。从形态学水平和DNA分子水平上来鉴定诱变效应的发生和产生的差异,为狗牙根种质资源的持续改良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
研究背景:肠梗阻(Bowel Obstruction,BO)属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多,病位广,病情复杂多变,是腹部外科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古代虽无对应中医病名,但对腹痛、腹胀、大便闭、呕吐等类肠梗阻病症诊疗方面,可参考经验较多,故目前中医治疗肠梗阻应用前景好。大量文献也表明,在西医常规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特色疗法,能明显促进肠梗阻临床疗效。目前中医治疗
目的:探讨敏咳清颗粒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生、凋亡及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胶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和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中药敏咳清颗粒对体外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增生、凋亡的影响,观察敏咳清颗粒对肺成纤维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及Ⅲ型胶原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敏咳清颗粒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TLINEL法检测敏咳清颗粒对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