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当中,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巨大,土地有强烈的“农转非”冲动,耕地数量日益减少,而我国农村居民点在土地利用上却存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散乱等问题,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高建筑密度、高容积率形成显明对比。与此同时,农民生活环境差,与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极不协调。重庆地处我国西部,集“大城市”、“大农村”特点于一身,农村居民点利用更加不容乐观,不仅人均利用面积偏大,而且一户多宅、空心村等问题严重。受重庆地形地貌的影响,农村居民点一直处于自然扩张状态,且成星点状分布,不仅使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难易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村环境脏、乱、差,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开始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但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整理过于注重农村居民点的内部挖潜,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却忽略了农民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否能真正改善农民福利的探讨。为此,有关学者甚至质疑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可能会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当前开展基于农民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具有深远的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理论、土地供求理论等相关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重庆市北碚区为研究区域,对农民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进行考察分析,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前后农民福利状况进行对比,找出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明确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对于改善农民福利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政策建议。文章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以及第1章绪论。文献综述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进展;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区域与资料来源。
第二部分是第2章,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即第3章、第4章、第5章。第3章主要阐述了研究区域概况,设计调研思路,为开展调查打下基础。章节3.4对问卷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样本描述性分析;第4章采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因素;第5章对农民居民点整理前后农民福利状况进行了对比。
第四部分是第6章与第7章。通过对第三部分的分析,第6章提出了基于农民视角下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政策建议;第7章,在总结整个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受教育程度、人均年收入、宅基地数量及住宅新旧情况、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知、对某种居住方式的偏爱或需要、信贷支持。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盲从心理、迷信心理、人际关系对农民是否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没有显著影响。
2、农村居民点整理后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享受到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务工机会增多,发展的可能性增大,生病就医更加方便,农民的福利水平大大提升。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非农就业岗位仍然欠缺,就业培训体系尚未建立,农民发展的可能性仍处于低水平。此外,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仍显单一,有待进一步丰富。
3、从农民视角出发,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顺利开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做好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完善信贷服务体系,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因地制宜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整理”工作快速发展;丰富村民业余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感”。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在于: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基于农民视角下,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进行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仅仅从驱动力研究、潜力测算、模式选择、适宜性评价等宏观方面进行研究的惯式。但由于受时间、人力、物力及笔者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本文调研区域较小,缺乏不同区域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较小,有待学者在未来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