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古典理性选择理论是从决策者在不同情境中的决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来定义理性的,其中,情境(context)被狭义地定义为决策者要解决的决策问题或约束条件。长期以来,行为经济学家发现的人类行为的种种异象,本质上都指向了人类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情境依赖性”(context-dependence)。一方面,在不同决策问题中的选择行为时常会直接违背显示性偏好弱公理或者说偏好的传递性,这直接证伪了理性假设;另一方面,那些描述决策行为的最关键的行为参数,如风险偏好、时间偏好、边际消费倾向等新古典模型用以解释经济现象的核心参数,以及诸如利他程度在内的行为经济学模型的核心参数都在不同的决策问题中表现出不同的取值。其中,后者可以在传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框架中通过将效用函数复杂化来加以研究,而要研究前者,则必须要脱离传统理论的藩篱。为了为所有情景依赖现象提供一个完整的分析和解释框架,本文选择了三个核心的心理学概念:心理常态(psychological norm)、注意力(attention)和情绪(emotion),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假设:第一,决策者评价事物的价值时,各个属性的权重决定于各属性吸引注意力的能力,该能力越强,此属性的权重就越大。第二,一个属性吸引注意力的能力,取决于决策问题中各个选项与心理常态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对来说该距离越大,则该属性吸引注意力的能力就越强。第三,情绪对于价值评估的影响来自于它定义的“零效价点”,当一个结果与心理常态位于零效价点的两侧时,心理距离将额外变大。如此一来,模型最关键的预测是:在这个由心理常态与零效价点组成的双参照点价值评估体系中,两个参照点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决策者在保守与激进之间的关键选择。如果心理常态低于零效价点,决策者将“穷则思变”,表现出为寻求好结果而积极进取的心态;而如果心理常态高于零效价点,决策者将“小富即安”,表现出为了避免差结果而消积避祸的心态。根据这一理论框架,本文研究了风险决策和信息决策两类决策问题。在风险决策中,如果心理常态被定义为能使最差结果最大化的选项,则当心理常态与零效价点彼此吻合时,上述基于心理距离和注意力的价值评估方式就足以预测决策者对于小概率事件的过度反应,也就是过度规避小概率的差结果,且过度追求小概率的好结果。而当零效价点与心理常态彼此分离,那么模型就可以预测前景理论中经典的风险态度四重性。而与传统模型不同的是,本文的预测只基于三个参数,且不需要任何曲线就可以作出预测。在信息决策中,情景依赖现象可以解释“先验依赖现象”。其中,先验依赖现象指的是决策者只在预期信息的内容是一个好消息的时候才愿意了解信息的内容的信息偏好,这是一种传统模型无法预测的偏好模式。模型将决策者对于整个信息结构的选择行为拆解为一个对于先验信念的选择和一个对于信息披露的时间安排的选择,则在这个动态决策过程中,第一个选择定义了第二个选择所依赖的情境,此时,先验依赖就是情境依赖。通过把情境依赖与希望和恐惧这两种情绪联系起来,本文为先验依赖现象找到了心理学诠释。由于人类认知和记忆能力的有限,在心理常态延时间变迁的历史过程中,不同的情境对应的不同的心理常态之间必然能够演化出一定的关系。而为了描述这种关系,就必须调整传统理论的微观主体观的转变。本文提出了“适应性类比器”假说:决策者在记忆中预存一组“原型情境”以及对应的心理常态,并用类比和原型匹配的方式在那些没有预存为原型情境的情境中构造出心理常态。此时,决策者情境依赖的决策行为产生的结果将成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反馈,并通过一个特定的心理调整过程引发心理常态的转变。不过,这种转变的速度却受到认知失调这一心理学现象的约束:在一个贝叶斯决策的框架中,决策者因为合理化过去选择的动机是如何使心理常态转变的速度低于预期的,以及这种低于预期的转变速度将如何影响决策行为都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