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语域的语体流变——基于布朗家族语料库的多维度历时分析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有关美国新闻语体的多维度历时研究比较匮乏,本文以跨时约50年的布朗家族语料库为基础,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试图研究美国新闻英语及其三种次语域的语体流变。此外,鉴于前人没有研究总的维度变化,本文首次计算总的维度分数以期揭示美国新闻语体的总体变化趋势。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1)美国新闻语体自1961年开始变得所指更加依赖情境,即席信息性更强,因此美国新闻语体逐渐趋向于口语化。(2)美国新闻英语三种次语域呈现出不同的语体流变。新闻报道自1961年以来变得叙事性更强,所指更加依赖情境,即席信息性更强,呈现出口语化倾向,然而在1992年之后,新闻报道叙事性和对情境的依赖相对减弱,但是即席信息性却越来越强。社论在这三个阶段即席信息性不断增强,因此逐渐口语化。述评从1961年开始变得具有信息性,即趋于正式化,但是在1992年之后,述评却逐渐恢复交互性特征,呈现口语化趋势。(3)综合六个维度分后发现,在这三个阶段美国新闻语体总体上变得越来越非正式和口语化,但是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两个次语域的变化方向却相反:在1961至1992年间,新闻报道变得口语化而述评却加速趋向于正式和书面化,在1992至2009年间,新闻报道相对于在1961和1992年间口语化减弱,而述评却口语化增强。本文不仅填补了对美国新闻语体至2009年的语体流变的多维度历时研究的空白,而且有助于新闻英语的教学与学习。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里最重要的一位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她以美国黑人文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基础,探索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特色文学之路。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作家,在描
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加拿大一直以来都被“我是准”和“这里是哪里”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很多作家都在其文学作品中探索着加拿大人的自身属性,玛格丽特.劳伦斯也不例外。著名
近几年,左拉·尼尔·赫斯顿的小说尤其是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成为评论界激烈讨论的话题。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并未被广泛接受,评论界并不认为此作品为上乘之作。直到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