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布置在监控环境中的大量传感器设备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组成的多跳自组织网络,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能力。网络协议第四版本IPv4的地址空间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设备的联网需求,而将拥有128位地址空间的IPv6协议引入无线个域网将极大地推动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6LoWPAN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打破了将IPv6应用在低带宽无线网络中低能耗、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上的障碍。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的背景与现状,然后介绍了6LoWPAN的重要技术背景:IPv6协议和IEEE802.15.4协议规范的PHY层和MAC层。由于IPv6允许的最大传输单元高达1280字节,而IEEE802.15.4规范的MAC层只有127字节,因此实现IPv6数据包在底层设备上的传输必须在IP层和MAC之间加入适配层,来屏蔽上下两层的差异。接下来研究了适配层的作用,并详细分析了适配层数据帧格式、分片、重组,以及本实验使用的报头压缩算法:LOWPAN_IPHC和LOWPAN_NHC。参考Linux操作系统的优越性并综合考虑多个6LoWPAN平台结构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将6LoWPAN集成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架构,并分析了其代码实现。整个系统的硬件采用Micro2440开发板和符合IEEE802.15.4标准的Atmel AT86RF230射频芯片。最后为了搭建完整的6LoWPAN平台,移植Linux内核作为软开发环境并制作根文件系统。对6LoWPAN协议栈基本功能进行了仿真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学术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气候变暖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反馈机制的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极具科学意义。目前,从研究水平来看,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影响主要从温度、降水、CO2浓度和极端气候事件四个方面进行。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温度上升将对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未来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尝试,野外自然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增温实验应运而生。增温实
伴随着工艺发展逐渐接近瓶颈,单核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幅度越来越小。多核处理器的研究逐渐成为提升处理器性能的主流研究方向。对于移动通信应用来讲,多核处理器具有不可比拟的灵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消除各种干扰成为人们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智能天线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