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之一,是我国1968-1979年期间在贯彻落实毛泽东“五·七”指示的名义下举办的干部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学校。它在产生时曾被称为“新生事物”,社会上也一度将它加以大力宣传和推介。它的出现,对当时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震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相当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命运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加强“五·七”干校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绪论部分介绍了学术界关于“五·七”干校的研究状况,包括已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作了简要的界定和辨析,同时也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一章重点探讨了“五·七”干校产生与兴办的原因和背景。毛泽东“五·七”指示为“五·七”干校的产生和兴办提供了理论基础。1957-1965年干部下放运动是“五·七”干校产生与兴办的历史前提,这次运动为“五·七”干校的产生提供了一些可以套用的模式和做法。“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和全面夺权,造成广大干部成为“靠边站”干部,并需要重新安置,这是“五·七”干校产生与兴办的直接的现实原因。毛泽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则为“五·七”干校在全国的兴办提供了政策动力。
第二章至第四章梳理了“五·七”干校的演变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章探讨的是“五·七”干校的第一个阶段—产生与兴办阶段。第三章探讨的是“五·七”干校的第二个阶段—调整与巩固阶段。第四章探讨的则是“五·七”干校的第三个阶段—衰落与停办阶段。
第五章以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为个案,对“五·七”干校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剖析,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推行“三条途径、一个目的”;第二,将大批判作为动力贯穿始终;第三,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和作风建设。
第六章重点论述“五·七”干校的评价问题。“五·七”干校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政治上,它向干部灌输“左”倾错误理论观点,起到了维护“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负面作用,对党政机关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干扰,严重损害了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在经济上,它耗费了巨大财力物力人力,挤占了大量田地,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在文化上,它阻碍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客观上,“五·七”干校也有一定的正效应,表现在:组织干部读马列、毛泽东著作对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有益;干部在劳动和磨难中学习了一些生产知识,锻炼了身体,磨砺了意志;对预防和抑制官气、骄气和娇气有一些效果:为干部认识国情民情,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巨大的负效应与有限度的正效应相抵,其结果仍然是巨大的负效应。总之,“五·七”干校根本不是新生事物,对它应予否定,并应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