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年下半年,国家提出以区域合作发展为理念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近期亚投行的兴起,加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5年年末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提速,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将迈向一个新的历程。自“走出去”战略正式颁布到如今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发展,我国的OFDI得到迅猛增长。根据2015年国家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类OFDI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其增幅居全球前列,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超过30%。截止到2015年末,中国的OFDI存量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继续迅猛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投入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上,二者之间内在关系的话题也屡见于各大新闻媒体。诸多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加快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和结算,可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加深可以节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降低海外投资风险。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本论文将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协整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用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验证二者是单一关系还是相互关系,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得出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他们之间至少具有3个协整关系,同时误差修正也符合负的修正机制。根据实证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应当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选择贸易结算、OFDI形式的资本输出和离岸市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方面提出两点措施,分别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发挥OFDI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和加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和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促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