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使大运河这个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更大范围的被世人所知,人们对于“大运河”的认识有表层的运输、灌溉功能深入到它作为一条历史长河所涵盖的深层次的浓厚的文化底蕴。运河沿线的城市正是大运河文脉展现之所,在研究运河历史文脉的同时,每一座城市都是其文脉传承的使者。而济宁,正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贯穿南北交通的要塞,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发面的发展均与古运河的绵延流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新形势下,如何依托运河来发展济宁文化品牌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个城市乃至全省考虑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国内外运河滨水区设计案例,提取运河文化公园设计的方法,对济宁太白楼西路段运河滨水区进行规划研究,力求将济宁特有的运河文化景观元素融入其滨河绿地的设计当中,塑造出具有济宁特色的运河文化公园,为运河后续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分析运河文化研究背景,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形势;并对以往关于运河文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国内外相关理念进行总结提纯,正确认识到当今我国运河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及缺陷。第二,针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通州运河文化公园以及以对历史遗迹改造与利用为主题的无锡运河文化公园、国外的泰晤士河滨水区和塞纳河滨水区进行分析,提取设计中精髓,归纳总结案例的设计特色。第三,总结上述相关理论与设计手段,提炼出运河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要素等,用以指导实践案例。第四,分析济宁运河文化公园设计背景及场地优势劣势。在上述方法的指导下,对济宁太白楼西路段运河文化公园进行规划。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济宁特有的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融入到设计当中,将济宁运河特色以其特有的景观符号来展现于世人面前。第五,总结分析本论文研究内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发展做出一定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