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又名支气管肺癌),绝大部分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肺恶性肿瘤。近50余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肺癌的发病年龄多超过40岁,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岁到79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多见,考虑与其长期吸烟有关,在发病率方面男女比约为2.3:1。然而,妇女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1950年以来,患肺癌的妇女死亡率上升了6倍。肺癌的发生人群目前呈现年轻化趋势,吸烟、饮酒以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中药联合化疗是许多临床医生选择用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及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斑蝥是我国首先发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它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降低肿瘤激素水平以及影响肿瘤细胞的核酸代谢。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斑蝥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短期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所带来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但是目前这些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如何,以及斑蝥增效减毒作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又怎样?目前国内还没有过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目前国内外多家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斑蝥酸钠对肺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的卡氏评分改善率、常见不良反应中白细胞降低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进而希望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斑蝥酸钠在肺部肿瘤辅助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数据来源:通过系统的电子检索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外文数据库PubMed、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VIP)、万方数据库等自建库以来至2011年12月发表的文章,并在临床试验报告论文或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阅相关文献。检索有关斑蝥酸钠与肺部肿瘤的文章。以Review Manager5.0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本项研究总共纳入研究文献14篇,共941例患者。通过分析发现:1.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组在近期疗效有效率(CR+PR)上高于常规化疗组。P=0.0003,RR值为1.32,95%CI为(1.14,1.54)2.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组在生活质量改善率上高于常规化疗组。P<0.00001,RR值为1.86,95%CI为(1.55,2.23)3.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组在白细胞抑制上与常规化疗组的比较,各项研究之间有严重异质性(Ph<0.00001;I2=94%)。进行亚组分析,观察斑蝥酸钠联合长春瑞滨+铂类(NP组)及紫杉醇+铂类(TP组)方案与其对照组在白细胞抑制上的比较,发现斑蝥酸钠+TP组,在减少白细胞抑制发生率上优于对照组,P<0.0001;RR=0.57,95%CI:(0.44,0.74);斑蝥酸钠+NP组在减少白细胞抑制上优于对照组,I2=97%,P=0.008;RR=0.77,95%CI:(0.64,0.93)。并观察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组在Ⅲ、Ⅳ度白细胞抑制发生率上与常规化疗组的比较,发现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组在Ⅲ、Ⅳ度白细胞抑制发生率上低于常规化疗组,P<0.0001,RR=0.50,95%CI为(0.35,0.70)4.斑蝥酸钠联合化疗组在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上与常规化疗组的比较,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行亚组分析分别观察斑蝥酸钠联合长春瑞滨+铂类(NP组)及紫杉醇+铂类(TP组)方案与其对照组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发现两组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P组P=0.40,TP组P=0.41),根据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胃肠道反应存在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实验室数据的变化和口腔红斑、溃疡及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的表现,原始资料难以获得,故无法继续进行其他亚组分析。结论:通过meta分析发现: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组在近期疗效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上高于常规化疗组;斑蝥酸钠可减少常规化疗方案化疗病人白细胞抑制的发生;斑蝥酸钠联合化疗组在Ⅲ、Ⅳ度白细胞抑制发生率上低于常规化疗组。斑蝥酸钠联合化疗组在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上与常规化疗组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