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装配式构件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管理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凭借建筑部品工厂预制、工地现场装配的高质量、低污染工业化生产模式正迎来发展的利好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能够消除大量传统现浇施工方式产生的安全隐患,但是其工业化的施工流程、复杂的施工技术,加之装配化施工整体水平不高,导致新的施工安全风险产生,尤其吊装阶段塔机作业大幅增加,不论起吊还是安装过程,都有多因素同时作用于施工系统,风险耦合特征明显。因此,对装配式吊装施工系统的风险进行耦合分析、有效评估和管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首先,本论文参照《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中起重吊装作业划分方式,将装配式吊装施工作业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成阶段,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结合文本挖掘识别各作业阶段风险源,附加风险源分析、潜在危害及后果分析,从人员风险、物的风险(材料、机械)、环境风险及管理风险4方面对风险源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得到装配式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清单;在此基础上,运用Vensim软件和CM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风险因素间的耦合作用;随之,基于解耦思想提出了装配式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建议及应对措施。其次,为实现装配式构件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装配式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的强自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容错能力模拟风险因素耦合效应,预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并针对强耦合水平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直至风险可接受,方可吊装;同时,针对以上过程提出一套装配式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引入BIM技术和Io T技术,对装配式吊装施工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并完善装配式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管理体系,并对过程管理、隐患管理、检查验收管理三个模块进行分析,实现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相结合,以达到对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动态管理的目的。最后,以某安置房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科学合理、可靠有效、符合实际,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大有提高,并应用BIM技术、Io T技术等,实现了装配式吊装施工过程管理以及隐患排查、检查验收等难题的动态流程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施工周期短、构件质量高、噪音污染低、节能环保等优点,但由于其节点部位连接强度低,整体性差导致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与推广受到了限制,而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却可以有效提高其抗震性能。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倒塌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随着极罕遇地震的引入,按现行规范设计的建筑结构是否具有抗极罕遇地震的能力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于隔震结构来说,现有
随着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列车速度不断提升且追踪距离间隔不断缩短,传统的人工驾驶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基于以上应用背景,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应运而生,并成为了当代铁路行业的研究热点。ATO系统不仅能够弥补传统司机驾驶的不足,而且能提升列车舒适性、能耗性、准时性等各项指标。因此,对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ATO系
1843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许多外国人以差会的方式来华传教,并在中国建立了许多教会医院和学校。1914年,中华内地会用威廉·博德恩(William·Borden)的遗产在兰州营建了甘肃第一座先进的现代医院——博德恩医院。医院历经百年,目前只遗留了一座博德恩医院木楼,这是兰州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近代建筑。文章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对博德恩医院
相比一次泵定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Primary Pump Constant Flow of Air-Conditioning Chilled Water System,ACCWS-PPCF),一次泵变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Primary Pump Variable Flow of Air-Conditioning Chilled Water System,ACCWS-PPVF)由于布局灵活和管理方便
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腾作用较强,受内陆河流动的迁移,不仅加剧了土壤盐渍化,也促进了内陆湖向盐湖的演变。使处于该地区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在盐湖盐雾和土壤中盐类的不断侵蚀下,建筑结构中钢筋发生严重的锈蚀,建筑物及构筑物普遍存在无法达到其服役寿命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在青海盐湖地区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1868044)资助下,设计盐雾试验,对裸露钢
地震的巨大能量使地面发生强烈的振动,可瞬间使地面结构破坏或倒塌,一直是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而且地震也造成火灾,爆炸等一系列次生灾害,进一步增加灾害的严重性,对后续救援工作产生严重的威胁。我国东面和南面处于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大部分地区受到地震的威胁。同时各类建筑越趋于复杂化,而且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将框架结构与隔震装置相结合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社会和经济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提升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的整体环境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降低既有居住建筑的能耗负荷和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基础水平成为构建新型社区的治理任务。对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整体环境改造是一项因地而异、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完成节能改造,而是从顶层规划设计,根据老旧小区的具体情况,在满足提升基础居住条件和相关生活配套设施的前提下,配置相应的节能设备和计量系统,完善社区服务,在计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是我国西北地区应用最广泛的支护形式之一,且由其加固的边坡工程大多处于地震扰动区,地震引起边坡的严重变形、甚至滑塌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进行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动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拟静力法、位移反分析法以及强度折减法,对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动稳定性、变形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科研工作:(1)基于极限平衡理论,
装配式建筑以系统性和集成性的生产理念、标准多样化的设计思路、通用化的生产模式和一体化的装配方式以及智能化管理,解决了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中设计、生产、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差、技术集成化低等问题。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国家政策推动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新建面积逐年递增、预制构件工业园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发展初见成效。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成本偏高,费用构成划分不明确、成本影响因素模糊、控制措施缺乏实际操
定风量空调系统(Constant Air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CAVACS)和变风量空调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VAVACS)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全空气调节方式的两种主要应用型式。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由于空调设备的初始投资相对较少、运行管理简单、易于维护、送风参数稳定等优点,CAVACS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