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成像方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技术对120例孕龄在22.0~28.0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成像方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技术对120例孕龄在22.0~28.0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脏扫查,比较两种方法获得胎儿心脏图象的质量和扫查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分析STIC技术的成像方法。结果120例正常胎儿心脏均获得满意的容积图像,各切面图像的显示合格率与常规二维扫描图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示出常规二维不能显示的切面。所研究的120例样本中,共有85例可计算常规二维超声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5.26±2.01)min;共有104例可计算STIC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4.47±2.32)min。结论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超声能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的切面和信息,可简化图像采集的过程,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大大减少胎儿心脏接受超声波照射的时间。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徐玮晨(1999.11-),女,四川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高2017级学生。 盛夏的八月,在别人热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们却惬意地坐在车中,迎着一阵又一阵的微风,追着一片又一片的云彩,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峦,来到了目的地——西昌 邛海 西昌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邛海了,本来我以为名字中带一个“海”字,无论如何都应该附赠一片沙滩的,谁知,别说沙滩,连海浪都不见影子,充其量就是一片大点儿
(1) 董姨死了。2001年的初冬,一个冷得出奇的早晨,爸接到的电话,消息确定无疑。 妈正在厨房里忙着给我做饭,煤气炉上的汤锅里煮着荞麦面条。 谁死了? 妈揉揉眼皮,皱着眉头问道,手里搅面的一双竹筷子滑落在地上,声响清脆刺耳。 繁花,董繁花。 爸闷头窝在沙发里,嗡嗡的重复着。 天色尚早,玻璃窗上凝着一团水气,模模糊糊望去,天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客厅里没有开灯,黑暗的角落里闪着一点红
种子,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在泥土里甚至无法察觉,然而有朝一日破土而出后的青葱,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那是一粒种子沉睡多久的积淀,孕育了一场盛大的花事。种子是很小,但却能带来无法想象的力量。“当代的活雷锋”郭明义,最初只是有一粒种子,只是想要帮助别人,带来温暖,然而这一粒种子慢慢成长,给社会带来正能量。 哲人说:“在创造人的时候,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一个人的心
虽然市声扰攘,人声鼎沸,但总有一个声音,萦绕耳畔。我知道,那是它,在向我倾诉,如野草般蔓延,如大河般悠长。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曾如是评价它。掀开《史记》的第一页,我仿佛看到一条河流横亘眼前,这汇融纷繁广博的河流,这散发蓬勃生机的河流,涌动着古老悠久的事迹,拍击出惊心动魄的声响。这两千多年前的浪花啊,溅湿了我的记忆,卷起了我的思绪。谁曾航行其上?谁曾岸边徜徉?谁曾击水中流?又
作者简介:关洪禄,满族,大学毕业,中共党员。现供职于辽宁省盘锦市群众艺术馆创编部。创编部主任、研究馆员。《辽河口文化》《盘锦儿童文学》季刊执行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民族文学》《文学故事报》《鸭绿江》《草原》《海燕》《芒种》《伯乐》《通俗文学》《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出版长篇小说《外婆的港湾》、中短篇小说集《一方水土》、综合文集
作者简介:朱羿文(2000.1-),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天津南开中学在读学生。 “饿死俺啦……行行好,给口饭吃吧!” 早香上过,冬至暖融融的太阳均匀地和着冰凉的寒风,毫不留情也毫不偏心地打在高家庄各户的墙院上,也打在高老爷门口叫花子佝偻的后背上。 白日里,高家从不闭户,一是对这庄子的踏实,二也来自高老爷的自信。是呀,用高老爷挂嘴边的话来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可这花子,比鬼还吓
目的:从体内外实验来研究人参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侧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对胃癌分选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机制。方法:1.胃癌细
A一 “第四代“小冰”已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三天内完成一篇小说《白夜》的创作,句子仅有四十三处不通,零错字,成为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盯着报纸上的头条,心在扑通扑通地狂跳。“天啊!这是人类的未来!”这样一个念头像墨水滴在宣纸上瞬间浸遍我的全身。我要投身于AI事业的发展!而这样一个想法萌生于专业选择的头一天。 “你确定不去经融系?”“你小子傻啊!报这么冷的专业!”……当我把专业填报表
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敦煌一直对我有足够的吸引力,希望能拜访一下,以便借今思古,遥感下两千年前的历史风情。终于有了机会,让我踏上了行程,一睹其风采。 始建于前秦时期的莫高窟已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许是古人一次不经意的开凿,成就了跨度千年的石窟文化大发展。现今为了文物保护的需要,只有很少洞窟可以游览,通过工作人员经典的讲解,及额外查阅一些资料,也能对整个洞窟的历史了解个大概。由于隶属多个朝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