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尤为突出。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探讨逆反心理的本质、类型、表现,分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与方法,预防和转化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逆反心理,让学生乐于认同和接受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意义。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探讨了预防和转化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的现状;阐明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对逆反心理进行了分析。分别论述了逆反心理的概念、类型、特征,以及逆反心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指出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不仅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了探究。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受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等多方面的原因。指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外部影响和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提出正确引导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有效对策。第一,改进和完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第二,优化过程与教学方法。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提高教师素质。第五部分结论,阐明了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提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