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需求满足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起之秀的社交媒体,已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但国内外对社交媒体的心理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借鉴了传统媒介使用的影响因素来探讨社交媒体使用的动机以及人格方面的因素和社交媒体的关系等。然而,我们对人们为何使用社交媒体,为何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仍有不解。因此,要促进人们健康合理适度使用社交媒体,深入了解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心理机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试图在近几年的研究基础上,在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下探讨社交媒体为何对人们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以及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包括四项研究: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归属需求满足的基本情况;研究一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归属需求满足水平对社交媒体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二通过追踪和戒断研究,考察归属需求满足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其对社交媒体持续使用的影响;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通过追踪和戒断研究,进一步探讨归属需求满足的不同维度即疏离感和联系感对社交媒体持续使用的影响。研究表明: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社交媒体时的归属需求满足和社交媒体使用深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⑵归属需求促使人们去使用社交媒体。与归属需求满足高组被试相比,归属需求满足低组被试组更倾向于选择社交媒体;归属需求满足高、低两组被试在选择社交媒体、非社交媒体活动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了边缘显著。⑶归属需求的满足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正是因为这种变化过程,促使了人们持续使用社交媒体。⑷对于归属需求满足,在即时情境中,疏离感越高,联系感则越低;其中,疏离感促使了人们去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后,又促使了联系感上升。
其他文献
国际竞争的激烈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它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凝练成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主要有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创新和为人民谋利益四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精神品质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凝练成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总结和提炼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