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地质构造与岩石圈变形极其复杂。结晶基底面、莫霍面(moho)和岩石圈底界面(LAB)是地壳上地幔的重要界面,其深度起伏信息可为认识地壳和岩石圈变形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研究利用区域宽频地震接收函数和重力数据反演华南大陆这三个界面结构,即应用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法获取结晶基底面深度,应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和接收函数NA(邻域算法)反演获取莫霍面深度,应用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岩石圈底界面深度。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起伏深度在3~15km之间。扬子陆块结晶基底面起伏较大,深度为5~15km,其中四川盆地基底深度为5~12km,江汉盆地基底深度为6~10km;华夏陆块基底起伏平缓,深度为3~10km。复杂的结晶基底面起伏特征反映多期次构造事件对华南大陆地壳内部变形的控制作用。(2)华南大陆莫霍面起伏深度在25~49km之间,平均深度为37km,整体呈西北深、东南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莫霍面起伏较大,深度为30~49km,其中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为40~43km;江南造山带莫霍面深度为30~35km,华夏陆块莫霍面起伏平缓,深度为26~30km。沿荆门-常德-武冈-河池-百色一线呈现一条NNE走向的莫霍面深度梯级带,莫霍面从西向东抬升约4km。华南大陆的莫霍面起伏反映出东部地壳减薄,推测与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3)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深度在100~190km之间,东西两侧差异达90km,整体呈西深、东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下方岩石圈底界面深度为140~190km,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岩石圈底界面深度达180km;华夏陆块岩石圈底界面相对较浅且平缓变化,深度大致在110~120km,最浅处达100km。沿武汉-萍乡-郴州-肇庆一线和宜昌-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分别呈现两条NNE走向的岩石圈底界面梯级带,岩石圈底界面从西向东渐进式抬升。华南大陆的岩石圈底界面起伏特征反映出东部岩石圈渐进式减薄,推测同样与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玉米象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储粮害虫之一,我国的头号储粮害虫,主要危害储粮作物及加工产品。本文从玉米象触角及其感器形态观察、转录组组学分析以及qRT-PCR方面对玉米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玉米象雌雄成虫触角超微感器结构,采用Y形嗅觉仪检测玉米象对不同气味挥发物行为反应。玉米象成虫的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的6个亚节组成。雄虫触角总长度为781
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的新型纳米材料,将其掺入至水泥基体中可加速水化进程,显著优化微观结构,提高力学性能。但前期研究表明,单掺氧化石墨烯会劣化浆体流动
摆式犁体是高速铧式犁重要的耕作部件,犁胸、犁铧是摆式犁体关键的作业部位,胫刃、铧尖区由于土壤高速流变凿削耦合作用诱发的耕犁损伤,已严重影响摆式犁体的梭式耕作性能,缩短摆式犁的实际耕作寿命。随着摆式犁体耕速提高,土垡在犁体面上流速加快,摆式犁体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将增强,胫刃、铧尖区耕作温度会升高,进而出现热疲劳。此时,摆式犁体工作在一个流体、温度场及结构场的多物理场耦合的环境中,因此,确定摆式犁体胫刃
意境是中国画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必不可少的构成之一,意境的表现是一个作者学识修养及艺术思想的综合体现。在中国画中,意境是其灵魂,作品所表达出的意境来源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作者内心情感与客观事物结合的呈现。本文首先对意境的概念和意境在中国画中的产生和发展做了简要梳理,并对清代黄钺撰写的画论著作《二十四画品》中意境的表现进行分析。其次,深入探讨《二十四画品》中“淡逸”、“空灵”
目的:探讨低极性人参皂苷(ALK)对人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和半固体琼脂集落培养法,检测ALK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时间-剂量效应关系;Ann
场发射理论自1928年建立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良好的场发射阴极材料并努力探索改变其形貌及组成,以便获得更好的场发射性能及场发射稳定性。Zn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拥有着良好的物理性质,在纳米材料领域更是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隧道效应等重要性质,在发光以及电学等应用领域上具有一定的前景,很适合作为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材
缓步动物(Tardigrade),也称“水熊虫(water bear)”,是一种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体型较小,一般在0.05-1.2 mm之间。身体呈桶形或柱形,两侧对称分布四对足,末端有爪。在动物系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一种体内携带共生菌的昆虫寄生性线虫,其作为一类抗虫谱广、杀虫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因子,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
随着我国高坝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挑战,其中西部高海拔地区低气压环境下的高速水流特性研究对高原建坝具有尤为关键的意义,而高速水流掺气水舌是高速水流特性研究
晶体材料在工业生产尤其是航空航天和微电子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在微重力条件下由于浮力效应被极大地削弱,容易制备出成分均匀、性能优良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