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艺术)。1912年,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董解元西厢记》是诸宫调,此后学界对诸宫调展开了诸多的研究,然主要是从文学史与音乐体制的角度进行静态的探讨,关注点集中在诸宫调的宫调、曲牌、套数、故事渊源、体制渊源、发展历程、与南北曲的关系等,对诸宫调动态说唱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即把诸宫调“还原”于“说唱场”上,探讨构成其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功能,从说唱关系、说唱方式、悬念设置、说唱干预及尾声五个层面对诸宫调的“场“上说唱形态展开研究。
诸宫调又说又唱,说唱结合,在实际表演中,散“说”出现的位置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说唱组合特点。其一,“说”“唱”相间,即散“说”位于组曲与组曲之间,说唱者每“唱”完一组曲子,进行一段散“说”,“说”完一段之后,再接着“唱”一组曲子,这是诸宫调最常见的说唱组合,虽然“说”“唱”相间而行,但在表演中,说唱者又根据散“说”在讲述故事内容时功能的不同对说唱的组合关系进行了多变的处理,散“说”承担了承上、启下、过渡、独立构成情节四种不同的功能,与“唱”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说”启下“唱”、“说”承上“唱”“说”承上“唱”又启下“唱”、独自与对话四种不同的关系;其二,“唱”“唱”相连,即组曲连用、中间不加散“说”,也就是说唱者只“唱”不“说”,两组曲子连着唱下去,隐现了诸宫调与曲子词的关联;其三,“唱”中插“说”,即散“说”位于组曲中间,也就是在一组曲子还没唱完的时候即插入散“说”,这时的“说”已具有戏曲科白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诸宫调向戏曲的嬗变。说唱者通过“说”与“唱”组合关系的灵活多变,使整个说唱过程更紧凑、更具艺术性。
诸宫调艺人在说唱时第三人称“讲述”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相互结合,通过说唱视点的不断变化来更好地完成故事的演述。说唱者主观形象的贯穿以及对整个说唱过程的掌控,是诸宫调第三人称“讲述”的突出特点,使得诸宫调更多地带上了一层诗意的情调和色彩;第一人称“摹拟”代言在表演中呈现为说唱者化身为故事人物进行心理独白,拉近了故事人物和听众的距离,使得诸宫调艺术更为大众喜闻乐见。
为了更好地吸引听众,诸宫调的说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设置了大量的悬念。既有关系到故事主要人物命运或者整个故事结局的“大扣子”,用来吊着听众的胃口一阶段一阶段地听下去;又在说唱的中间设置了“小扣子”,使得故事一步步被推向高潮,让听众觉得人物的命运越来越扣人心弦。悬念的串联设置更好地体现出了诸宫调的说唱特色。
为了使说唱行为更好地为听众所接受,说唱者的身影在说唱过程中随处出现,或进行事情的提前告知,或指点人物出场、引入诗词赋赞,或对故事内容及人物进行评论,并且采用了多样的介入方式,这些构成了诸宫调的说唱干预。
尾声的使用也是诸宫调中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它在动态的说唱行为中呈现出了多样的功能。或与后面紧随而来的散“说”一起设置悬念、提示下文,或者增强了听众和故事人物的交流,引发共鸣,或者进行插科打诨、讽刺调笑,或者对唱词进行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