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提升的同时人类生存的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城市森林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国内外很多城市都把建设森林城市作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措施,攀枝花市作为资源型的工业城市,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口号和规划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基准值,结合攀枝花市实际情况,得出攀枝花城市森林资源的综合指数,初步构建起攀枝花市城市森林综合评价体系;论文中以此对攀枝花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评价体系涵盖城市森林资源建设指标、森林景观指标、社会指标、经济指标、生态指标5项一级指标,包含有森林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乡土树种比例、人体舒适度、景观优势度、水土保持效益、人均生态承载力等26项二级指标,研究中纳入了景观廊道连接度、人均生态承载力两项指标,使城市森林资源评价体系的内容更为科学和完整。2.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值,一致性检验Wi(A-B)、Wi(Bi-C)以及总指标一致性检验都满足CR<0.1,显示构造的判断矩阵是可接受的,具有满意一致性;综合评分的计算中,参照值的选取多以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为主,其他则采取国家一级标准,使得分析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3.城市森林资源建设指标的权重值为0.3908,,占了总指标权重的1/3强,总指标排序显示,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为0.1243。可见,城市森林面积是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是城市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的前提;总排序中处于第二位的是城市热岛指标权重值,反映了攀枝花通过森林城市建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愿望,这与建设城市森林的意义及城市森林的内涵相一致。4.攀枝花市城市森林资源评价的的综合评价指数0.6840,在城市森林等级中处于第Ⅱ阶段,城市森林结构、布局较合理,功能价值较高,建设较好,但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可行性分析中,绿地率、支持率等一些指标到达了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但森林覆盖率、满意度等指标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