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信仰是民众自发的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民间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龙王信仰便是这样一种在中国传统龙崇拜的基础上,受佛教影响不断丰富、完善而形成的一种信仰。本文以文化传播和文化增殖理论为基础,以龙王信仰的形成和丰富为脉络,探讨佛教文化在龙王信仰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佛教文化在龙王信仰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由,概括龙王信仰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盲点,确立研究方法,指出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佛教在龙王形象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龙王”这一称谓始见于佛经当中。龙王从一个灵物转变成人形的过程中,佛教文化对其有直接的影响。龙王拟人化之后,受到佛经中关于龙王事迹的记载,中国的龙王出现了善恶两种形象。第二章阐释佛教文化与龙王神职的扩大。降雨本就是中国龙崇拜的内涵,这与佛经中关于龙王的记载不谋而合,随着佛教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龙王的降雨济世神职更加深入人心。另外,佛教文化在龙王护卫圣主和趋吉避祸的神职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第三章研究佛教文化与龙宫的构建以及龙宫多宝观念的关系。第四章则分析在龙王庙的兴建过程中佛教文化对其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龙王庙供奉的龙神类型与佛教文化的关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佛教文化在龙王形象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增殖现象,龙王信仰经过佛教文化的丰富和充实,价值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