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合金化过程中激活作用及纳米TiC合成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等亚稳态结构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因而在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具有亚稳态结构的材料制备往往需要在苛刻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因而研究和探索亚稳态材料的简便制备方法成为当前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loying,MA),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材料合成新工艺。MA工艺在新材料制备、诱发材料内部亚稳相转变等方面具有诸多独特之处,因而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学者的注目。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MA反应机理、工艺及应用拓展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械合金化的发展历程、工艺设备、基本过程及其在亚稳态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评述。在分析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MA在纳米粉体制备及难互溶体系中亚稳相转变的应用。在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能谱分析(EDS)、热分析(DSC)、激光粒度测试等试验手段对MA过程机械激活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双重激活反应研磨”和“机械激活盐浴合成”两种创新工艺思路;同时,对Cu-Cr难互溶体系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饱和固溶体、氧化物非晶的形成以及氧化现象的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在“双重激活反应研磨”机制中,利用MA过程中的机械激活作用以及所引入的Ti-C高放热反应体系所带来的热激活作用,以低成本的TiO2为原料合成纳米TiC粉末。机械激活作用是整个“双重激活反应研磨”机制的基础:机械激活导致热激活的产生,而热激活又将加强机械激活的效果;机械激活作用贯穿于整个反应过程之中,并保证了最终产物在较小尺寸范围内。利用反应研磨原理及“双重激活反应研磨”机制,首次采用石油焦为碳源,对金属-高分子体系(Ti-石油焦)和氧化物-金属-高分子体系(TiO2-Ti-石油焦)进行高能研磨合成了纳米TiC粉末,并对不同碳源类型对反应研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在“机械激活盐浴合成”工艺中,将高放热体系在普通反应研磨工艺中所存在的孕育期与反应期分离,利用初始Ti-C混粉在孕育期中所积累的储存能和高温熔盐反应介质所提供的热激活作用来促发粉体中的合成反应。同时,反应产物固相粒子与熔盐体液相间的相互作用将控制最终产物粒子尺寸,从而获得粒度在10nm左右的TiC纳米粉末。 此外,对Cu-Cr难互溶体系的MA研究表明:粉末的结构细化及界面、缺陷的产生导致了MA过程中亚稳相(氧化物非晶、过饱和固溶体)的转变与形成;与保护性气氛相比较,活性炭对MA过程中的氧化现象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系统地归纳了近年来KMV模型的相关文献,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应着重加强实用性方面的研究,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与
二氧化锡是一种非常适合构建紫外光电子器件和透明薄膜晶体管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本文的目的在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生长氮掺杂SnO2薄膜,研究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探索氮掺杂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对诗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将诗词研究从传统的美学、文体学解读上升到认知层面,是对以往诗词印象式审美批评的超越。在中国古典诗
黄大仙民间俗信近世以来在粤港的兴盛离不开地方性社会传说的融入与互动,有着较为独立起源与流变系统的罗浮山黄野人传说是黄大仙信仰在岭南得到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中介。通过
明信片初始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近年来,由于QQ、微信等通讯方式大行其道,明信片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其原有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渐弱化,情感表达功能凸显,逐步从功能性向审美性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商品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关系,从而也反映出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这就为政府或企业的定价策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正> 变中心距齿轮(下称变距齿轮),是指一对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变动的传动齿轮。变距齿轮的研究国内尚无完整的资料。变距齿轮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例如滚压机因
根据介电极化理论,从电流变液材料物理设计的介电常数、电导率和介电损耗等参数出发,采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出超分子配合物新型电流变液材料。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对主体、客体及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协调,否则,将会阻碍卫生事业发展,或造成教育浪费。文章以黑龙江省卫生人力和高等医学教育现状为基础,对2006、2010、2015三年卫
笔者针对目前民爆器材库房事故的多发性及其安全的重要性,指出民爆器材库房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对民爆器材库房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的人机系统应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