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结构注浆控制采空区地表沉陷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mj_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空区地表沉陷问题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牵涉到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矿业工程、建筑工程、土地资源整治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化实施,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建设以及土地整治等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采空区地表沉陷问题是这些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大障碍。河南省焦作市曾经是一个煤炭之都,几十年来的地下开采导致该地区煤矿采空区众多,常规治理工程费用极大,长期困扰着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针对该地区的地层地质特点,提出合理、可行、经济、易施的采空区治理方法是有效解决这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焦作市演马庄矿亮马村采空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采空区地表厚松散层的地层地质特点,提出了拱形结构注浆控制地表沉陷的新型注浆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搜集分析研究区地表破坏的特征,基于关键层理论研究亮马村采空区地表沉陷机理。利用数学力学分析法研究拱形结构注浆的基本力学原理,提出拱形结构内力、变形计算及拱脚截面设计方法。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拱形结构和注浆材料参数,用数值模拟试验优化参数组合。基于均匀设计试验研究新型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最终得出研究区地表沉陷的拱形结构注浆方案和土地整理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资料搜集和野外调查阐明了焦作市演马庄矿亮马村采空区的地质背景条件和采空区地表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区内的6个塌陷盆地的最大下沉值、最大倾斜值和最大水平变形值都较大,最大下沉系数q2=1.38,最小下沉系数q1=0.92,该采空区下沉系数较大,接近1甚至大于1。地表沉陷影响因素主要受采矿因素和地质条件影响;研究区地表为厚松散层,塌陷盆地多为平缓型。2.基于关键层理论对该采空区进行了关键层判断,找出了一个主关键层和两个亚关键层;并基于关键层理论的地表移动计算公式对所调查的6个塌陷盆地进行拟合,拟合出的塌陷盆地形态与现场调查的塌陷坑地表情况较为符合,呈现出塌陷影响范围广、地表较为平缓的特征。3.利用离散元软件对松散层厚度影响地表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散层厚度对地表移动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松散层越厚地表沉陷盆地范围越大;随着松散层厚度的增加,地表下沉最大值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后减小,在松散层厚度为90m时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最大值随松散层厚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并趋于定值。4.利用数学力学方法及结构力学、拱桥设计理论等知识建立了均布荷载和梯形土压力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线方程。考虑采空区顶板岩层破坏后导致的上覆岩土层移动变形,对支座移动作用下拱内力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内力变化引起的拱体位移,研究得出拱轴力、拱脚相对水平移动引起的内力、拱脚相对垂直移动引起的内力和拱脚相对转角引起的各截面的内力,拱轴线与压力线相近时,拱顶竖向变形。按照极限承载力设计原理,引入安全系数,提出拱脚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的截面设计方法。5.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安排了拱形结构参数和注浆结石体材料参数,通过离散元数值计算,得出适用于该采空区的拱形结构形状参数的最优组合和注浆结石体材料参数的最优组合的数值计算结果。并用亮马村采空区的数值模型对最优参数进行地表沉陷减沉效果数值验证,结果认为这上述最优参数组合下减沉效果最好,减沉率可达到99.28%。6.利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制定了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通过对配制的注浆材料进行粘度、固结率、干密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得出各组试件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利用MATLAB软件分别计算出各粘度、干密度、固结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聚力与配合比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结合多目标函数优化方法得出了适合拱形结构注浆的最佳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案w_g=0.4598,c_g=0.4183和s_c=0.3137%。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生发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同质同构的社会价值追求,他们的内在契合性表现在三重使命中: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营造社会的
针对风力机叶片蒙皮多裂纹难以状态识别的问题,根据裂纹扩展释放能量的过程,推导主裂纹扩展AE信号的表达式,从而明晰了主裂纹扩展的AE信号特性及其与应力变化之间的关联。由
风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在现今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铁路、航空、航海、军事和气象等方面,风速风向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传统的测风仪器由于存在可测风速范围不高、机
目前,我国废钢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美欧式综合性大型回收集团公司,另一类是日本式稳定供货商型企业,这两大类中各家企业又存在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本文详细
本文针对钢铁企业在客户需求认识上的模糊性,提出了在现有营销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如何分类识别经销商需求、终端用户需求,如何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别的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