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文摘要【目的】通过免疫组化二步法研究PCNA、p27、PTEN蛋白在人口腔正常黏膜、白斑、鳞状细胞癌及大鼠口腔正常黏膜、增生组织、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CNA、p27、PTEN蛋白在口腔正常黏膜、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大鼠癌变模型中PCNA、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为临床上检测口腔白斑癌变提供分子学上的依据,为抑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15例单纯增生白斑、10例不典型增生白斑、20例鳞癌中PCNA、p27、PTEN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大鼠癌变模型中10例大鼠正常口腔黏膜、10例单纯增生黏膜、15例异常增生黏膜、15例鳞癌中PCNA、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CNA蛋白在人口腔正常黏膜、单纯增生白斑、不典型增生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口腔正常粘膜及单纯增生白斑、不典型增生白斑、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PTEN蛋白在人口腔正常黏膜、单纯增生白斑、不典型增生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量逐渐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口腔正常粘膜及单纯增生白斑、不典型增生白斑、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PTEN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NA、p27、PTE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利用Spearman统计方法分析,人不典型增生白斑、鳞状细胞癌中PCNA蛋白与p27蛋白、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TEN蛋白的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4.大鼠口腔正常粘膜、单纯增生组织、异型增生组织至鳞状细胞癌的病变过程中,PCNA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Spearman统计方法分析,在异常增生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从口腔单纯增生白斑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癌变过程中PCNA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而p27和PTEN蛋白表达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在口腔癌前病变至口腔癌的发展过程中PCNA蛋白正调节功能亢进,加速了细胞的增殖;而p27、PTEN蛋白的负调节功能受抑制或缺失,不能有效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的发生。2.PCNA、p27蛋白在人口腔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大鼠癌变模型中这两个蛋白的表达情况相似,说明人和动物在致癌机理上有着相似之处,为今后药物抑癌抗癌研究提供实验依据。3.PCNA、p27蛋白较为准确的反应口腔癌变过程中组织学上的变化,可考虑作为临床检测口腔癌前病变的“标志分子”,为临床上靶向分子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