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致病性大肠杆菌FimC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i,E.coli)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菌体在体内的定居主要是通过粘附因子—菌毛的吸附进行的。鸡源E.coli的菌毛主要分为两种,Ⅰ型菌毛和P菌毛,在鸡源E.coli的致病过程中,普遍认为菌株在呼吸道中定居主要依靠Ⅰ型菌毛,P菌毛则是在菌株进一步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人源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感染粘附的主要因子。其中fimC基因编码的fimC蛋白是Ⅰ型菌毛的主要亚基,介导Ⅰ型菌毛的装配, fimC基因的变异可导致菌毛合成功能的丧失。已从鸡源大肠杆菌得到类似于人源大肠杆菌fimC基因,并与人源大肠杆菌fimC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为了进一步研究fimC基因在鸡大肠杆菌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构建了一株E.coli O2 fimC基因缺失突变株。本实验以E.coli O2为亲本菌种,首先用PCR的方法扩增出缺失了171bp的fim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自杀性载体pCVD442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CVD442::△fimC并转化到宿主菌SM10λpir中,然后通过接合性转导的方法将自杀质粒pCVD442::△fimC从SM10λpir转到O2(NalR)中,利用自杀性载体技术,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敲除了基因组上的fimC基因,构建了fimC基因缺失突变菌株O2(△fimC)。通过菌毛的表达实验、与鸡气管上皮的粘附实验和对雏鸡的致病性实验研究了该缺失突变菌株的特性。研究表明,具有致病性的亲本菌株在营养肉汤中37℃培养72h后,能够表达大量的Ⅰ型菌毛,而缺失菌株在相同的条件下则不能产生菌毛。粘附实验结果显示,亲本菌株与气管环37℃共同培养3h后,有大量细菌牢固地粘附于鸡气管粘膜上;而缺失菌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仅有少数细菌粘附于鸡气管粘膜上,突变菌的粘附能力大约是亲本菌的1/50。对雏鸡的致病性实验表明,该缺失突变菌株相对于亲本菌株毒力明显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亲本菌与缺失突变菌对雏鸡的致死率分别是6/8和2/8。通过基因敲除构建缺失突变菌株,为研究fimC基因在鸡大肠杆菌致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和fimC基因缺失突变株其它生物学功能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测绘在当前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化测绘阶段,现代化测绘是通过空间数据采集、测量等技术形成的一种测绘方法,其中处理、管理、显示等技术是构建测绘新技术的基础,因此在测绘与地
进入到新时期后,职业教育逐渐扩招,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要求做好教学管理,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行业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会计行业已经关联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市场情况、市场运营以及市场规划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
伸缩缝是指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道路运行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或者压力等产生伸缩而预留的伸缩缝,能够有效的确保道路桥梁后续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道路裂缝等问题.实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利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
目前,社会迅猛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自电气时代以来,电力的应用便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和快速进步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当前社会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也正是在这样的
本实验是在呼和浩特地区某大型奶牛集约化养殖场完成的。实验目的:对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健康奶牛和结核奶牛的血气指标进行测定,以期准确了解本地区黑白花奶牛血气值的正常生理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玻璃幕墙的组成及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中玻璃幕墙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