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多股Hamstring腱作为替代腱重建人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替代腱在体内的重塑与转归过程以及神经再生情况。方法:18例自体同侧游离4~5股Hamstring腱重建ACL术后不同时段行关节镜再视手术,对替代腱取活检进行光镜和超微结构观察、成熟度指标的形态学评分以及胶原原纤维直径测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替代腱中的肽能神经纤维。结果:Hamstring腱自体移植物植入膝关节后术后1~月组替代腱除血供情况与术后7~月组无差别(P>0.05)外,纤维排列、细胞增殖情况均与术后其他各时间段不同(P<0.05)。7~月组和13~月组替代腱光镜下细胞增殖情况,纤维排列,血管情况和正常ACL无显著差别(P值分别为>0.05和>0.1);7~月组除细胞数多于13~月组(P<0.05)外,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1)。术后12个月到31个月替代腱在光镜下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电镜研究显示:重塑过程中替代腱的大直径胶原原纤维就开始逐渐减少,小直径纤维逐渐增加;术后12个月后直到31个月,替代腱的胶原原纤维呈小直径纤维占绝对优势的单峰分布特点,但仍然不同于正常ACL粗细直径纤维均匀分布的特点。免疫组化研究发现植入2个月和3个月的替代腱中有SP免疫反应阳性的自主肽能神经纤维再生,再生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滑膜层以及滑膜下层的血管壁上;未发现机械感受器。结论:Hamstring腱自体移植物植入膝关节后1~6月的替代腱仍处于组织重塑的活跃期,尚不能承受较大负荷的康复训练;至7个月替代腱光镜结构已经完全成熟,类似正常ACL。其成熟速度比BPTB替代腱更快。植入12个月后的替代腱的超微结构仍不同于正常ACL,进行对抗性体育运动仍然有较大风险。重塑活跃期的部分替代腱有自主神经纤维再生,主要分布在滑膜层以及滑膜下层的血管壁上,表明感觉神经肽在替代腱重塑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替代腱活检组织中未发现机械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