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灵性、感动——国画《云上太阳——塔吉克族人物画》系列创作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什库尔干县高原缺氧、缺水,空气相对稀薄,紫外线照射强度也相对较大,这样的环境促使拥有欧罗巴血统的白种人在孩童时期,皮肤就出现细纹、黝黑和高原红,这样的环境使这个民族“高原”特征明显,根据当地的生活条件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以及资料查阅进行研究,结合内心的感触,以绘画方式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创作,真实的展现出塔吉克族人民的生活形象,通过对塔吉克族生活状态、民族特征进行了调查,进一步用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去表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场景的塔吉克人形象,运用中国画的手法进行艺术再现。  从古至今,中国画在造型上就讲究“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气韵,形神,这本就是难以刻画、难以捉摸的,而画者认为艺术是灵性的表现,艺术是内心的感动,当画者看到的某个场景,那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才有可能成就一幅震撼心灵的作品,抛开心灵的感动是很难成就一副好画的,然而只有内心的感动是远远不够的,内心的感受要表达出来,通过对塔什库尔干县的塔吉克族进行深入了解,发现生活在这帕米尔高原上的民族是一个如老鹰一般坚毅不拔、刚强勇敢的民族,又是一个如绵羊一般乖巧可人、柔情似水的民族,面对这样的一个民族,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这是一个与汉族完全不同的种族,绘画时根据形象或预想表达的感情的不同,通过中国画的不同手法进行艺术再现,那么,怎样的笔墨才能绘出塔吉克族人的纯净的心灵。怎样的造型才能表达出塔吉克族人秉性的纯真,又是什么样的形式才能画出他们那如“鹰”一样的内心?面对问题画着查阅资料发现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人”,这种对绘画分寸的掌握让我们明白了画中的真谛,绘画作品以形象感染人,而一味的去追求形式,完全按照形象去照抄,那么绘画就如照相般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以这为前提刻画塔吉克族人那纯净心灵,通过绘制塔吉克族人的生活场景,进行中国画人物画创作,进一步把握人物造型、水墨韵味、笔墨关系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国画表现手法抓住那感动画者内心的瞬间,借此去同样的感动观者。
其他文献
中国的明传奇与日本谣曲产生于相近的时代,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审美观念的不同而有了很大的差异。但另一方面,因为同属于东方戏剧的范畴之内,又在叙事手法、表演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交互设计产品主要是以用户为中心,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以交互的学习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这是当
期刊
装饰艺术存在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都离不开它。它做为一个元素,它与产品设计息息相关,丰富着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各行各业的人群生活。这就需要探究装饰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