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薇拉?凯瑟的《云雀之歌》(1915)和《一个迷途的女人》(1923)。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小说,论文旨在阐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性别文化制度如何作用于西娅?克朗伯格与玛丽安?福里斯特的身份构建,以及她们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意识与反抗如何不同程度地影响她们的命运。第一章介绍社会性别理论以及凯瑟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性别文化。第二章重点分析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人物,论述这些捍卫父权文化的男性如何以一股强大的力量阻碍女性的自我实现。在西娅?克朗伯格的奋斗历程中,看似支持西娅的男性实际上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父权文化的色彩;玛丽安?福里斯特只有保持理想化的女性特质时才能达到男性的要求,当她与弗兰克?艾林格间的关系暴露时,却被定义为“迷途的女人”。第三章研究两位女主人公在认识社会性别文化与反抗社会性别文化的束缚这两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应的不同的结局。西娅的成功源自她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洞察力与相应的反抗行为;而玛丽安在很大程度上内化了社会性别文化准则,因而最终仍将自己置于婚姻的保护伞下。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凯瑟的两部小说,旨在说明女性人物受社会性别文化的束缚,女性人物的自我实现与她们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意识与反抗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