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6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并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对象。试验分四期渐近式进行,并对瘤胃pH值进行24h实时监测,根据瘤胃pH值在5.5~5.8范围内持续的时间来确定SARA的发生。四期试验日粮的精粗比分别为5:5、6:4、7:3及8:2。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动物在精料比例为80%的水平下被成功诱导发生SARA。本试验结合传统厌氧培养法、16S rRNA斑点杂交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来研究SARA状态下瘤胃发酵功能、血气指标发生的相应改变以及瘤胃细菌、乳酸产生菌(牛链球菌Strepococcus bovi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era elsdenii)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SARA状态下,丁酸浓度显著升高,且增长幅度最大,是导致瘤胃TVFA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P<0.05);在前三期试验内,乳酸浓度低于检测阈值;在SARA条件下乳酸浓度稍有增加。(2)试验初期至SARA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细菌总数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不断增加,特别是在SARA期,细菌总数出现明显增加(P<0.01)。(3)随着精料比例的不断提高,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的浓度不断增加。乳酸杆菌在70%精料水平时开始出现明显的增幅(P<0.05),而牛链球菌则是在80%精料水平时显著增加(P<0.01)。Real-Time PCR法测定的牛链球菌总体上也呈现略微升高的趋势,各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SARA条件下,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相对数量显著增加(P<0.01),前三期试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在SARA状态下,瘤胃pH值下降(P>0.05);血浆pCO2分压升高,HCO3-浓度下降,血浆BE完全耗尽,AnGap浓度升高(P<0.05),SARA条件下血清Na+、K+及Cl-浓度变化不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