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复合全身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评估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盐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复合全身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评估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拟行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心功能为Ⅱ-Ⅲ级,随机化分为三组,每组各为20例(n_20),A组实施0.5%盐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复合全身麻醉,B组实施0.75%盐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复合全身麻醉,C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三组患者入室后均开放外周浅静脉控制液体入量,面罩吸氧、常规心电监护、血氧及BIS监测、鼻温肛温监测,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直接动脉压并关闭无创血压,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万可松0.16 mg/kg,舒芬太尼1~2μg/kg,丙泊酚1~1.5 mg/kg行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并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穿刺并动态监测CVP。术中以丙泊酚2~4 mg/kg/h、舒芬太尼1~2μg/kg、维库溴铵0.08 mg/kg/h泵注维持,并间断吸入1%-2%七氟烷。A组于切皮前用0.5%盐酸罗哌卡因25ml行手术切口浸润,B组组于切皮前用0.5%盐酸罗哌卡因25ml行手术切口浸润。术中BIS值控制在40~60。术中及术后给以适当的血管活性药以维持循环稳定。术后常规静脉镇痛(舒芬太尼+欧贝+诺扬)入心胸ICU,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则停机械通气,血气无异常拔出气管导管改面罩吸氧。三组患者分别于诱导麻醉前(T1)、CPB结束(T2)、CPB结束2 h(T3)、CPB结束24 h(T4)共4个时相点采集中心静脉血4ml进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浆皮质醇(Cor)的测定,于同时间点各抽取1ml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糖测定,观察和比较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心胸外科ICU置留时间及术后疼痛的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血糖(Glu)变化:A组和B组患者Glu于T2、T3、T4时间点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Glu于T1、T2与T3时间点比较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Glu于T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皮质醇变化:C组患者Cor于T2、T3、T4时间点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Cor于T1、T2与T3时间点比较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Cor于T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白介素-6:C组患者IL-6于T2、T3、T4时间点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IL-6于T1、T2与T3时间点比较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IL-6于T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肿瘤坏死因子-α:C组患者TNF-α于T2、T3、T4时间点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TNF-α于T1、T2与T3时间点比较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TNF-α于T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术中A组和B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  6、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术后第一天视觉模拟评分、心胸外科ICU置留时间:A组和B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均显著早于C组(P<0.05); T4时间点静息状态VAS评分A组和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合B组患者ICU置留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7、并发症:A组和B组患者无一例出现神经阻滞并发症。  结论:盐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可以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量,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缩短ICU置留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无镁细胞外液诱导的海马细胞癫痫模型中总dynamin 1及磷酸化dynamin 1的表达以及活动依赖的批量内吞作用(ADBE)的活动水平,在细胞层面运用dynamin 1的抑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价兔VX2后腿肌肉间移植瘤经抗血管生成药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后肿瘤解剖形态及血管功能的改变,主要探讨不同给药途径的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疗效差异。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GDF11可使衰老骨骼肌、心肌及大脑年轻化。既往研究报道衰老的骨骼肌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但GDF11是否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尚未见明确的报道。因此,
目的:非负重状态下,运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观察椎间盘退变微结构的变化,以期对椎间盘早期退变进行定量诊断。材料和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12年2月至2012
目的:以特异性的抑制剂阻断OCT3、P-gp活性,观察转运蛋白OCT3、P-gp在NRF2基因介导的A549细胞百草枯抗性中的作用。   方法:   1.构建Ad-NRF2腺病毒载体,并通过Western blo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脱髓鞘性疾病,其反复发作的形式、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负担。其中疲劳症状是一种常见的且严重的
目的: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和血脂代谢紊乱等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慢性低度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在Met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第一部分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目的:大鼠BMS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观察细胞形态、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细胞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在体外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及细胞周期分布,分别向成脂、成骨方向诱导分化。结果:大鼠BMSCs是呈放射状排列的梭形细胞集落,可连续稳定传代3代以上。第3代BMSCs的表面标志物CD29、CD44、
目的:本研究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试验对象,从研究COPD的氧化/抗氧化机制出发,观察临床应用化痰药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对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研究其对MDA、SOD、GSH-Px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