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疗效机理。 方法: 选择80例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医辨证属肺胀病(痰瘀阻肺型)患者,采用随机入组、单中心、开放对立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予氧疗、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疗程14天;治疗组采用加味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检测指标变化;实验研究观察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肥大指数、血流动力学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用药14天后,(1)治疗组40例中,临床控制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临床控制8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体疗效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两组治疗前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3)两组肺动脉压均较两组治疗前下降(P<0.01,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肺动脉压下降更明显(P<0.05);(4)两组动脉血PaO2均较两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5),两组PaCO2均较两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PaO2、PaCO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5)两组血清CRP、IL-6及TNF-α均较两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降低明显(P<0.05,P<0.01);(6)治疗组D-二聚体、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P<0.01),治疗组血清PT、APT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PT、APTT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FIB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PT、APTT延长更明显(P<0.05,P<0.01);(7)两组血清NO水平均较两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P<0.05),两组血清ET-1、VEGF水平均较两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两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NO水平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ET-1、VEGF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P<0.05);(8)两组血清Rho激酶(ROCK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实验研究发现:(1)大鼠肺动脉压比较:空白对照组(A)、加味川芎平喘合剂组(C)、Rho激酶抑制剂组(D)的肺动脉压较模型组(B)均明显降低(P<0.05),C组、D组无显著差异(P>0.05);(2)大鼠右心指数比较:A组、C组、D组的右心指数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1),C、D组无显著差异(P>0.05);(3)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A组、C组、D组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均较B组明显降低(P<0.01);C组血浆粘度降低较D组明显(P<0.05);(4)大鼠血清NO、ET-1、VEGF水平比较:A组、C组、D组的NO水平均较B组明显升高(P<0.01,P<0.05),A、C、D组的ET-1、VEGF较B组明显降低(P<0.01);C组与D组比较,NO、ET-1、VEGF均无明显差异(P>0.05);(5)肺组织病理学改变:C组与D组均较B组肺组织炎症、增生等有部分改善和逆转。 结论: 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可明显降低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肺动脉压,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改善凝血指标(D-二聚体、PT、APTT、FIB)水平,改善血管活性物质(NO、ET-1、VEGF)及Rho激酶(ROCK1)变化有关;实验研究证实其可降低模型大鼠肺动脉压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血流动力,改善大鼠血管内皮活性物质水平,扩张肺血管,并部分逆转模型大鼠肺血管结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