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次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在中央企业之间实施,在该暂行办法中更换了经营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代之以经济增加值(EVA)作为最新指标。国务院国资委出台该规定的目的就是希望EVA绩效考核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抑制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借用Richardson(2006)提出的残差度量模型,对中央企业的投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看其是否存在过度投资现象;然后通过设立模型,检验中央企业内部的自由现金流是否同样会引发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现象;最后结合《暂行办法》的实施,对EVA绩效考核实施前后,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就目前来看,中央企业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而中央企业内部存在的自由现金流仍然是导致其过度投资的主要原因。EVA绩效考核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仅仅通过减弱自由现金流对央企过度投资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抑制央企过度投资程度。本文的论文结构如下所示: 第一章,导论。本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研究结论与主要创新点,论文结构。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本部分首先对本文所使用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经济增加值(EVA)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支持本文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最后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过度投资、经济增加值(EVA)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作评述。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假设推演。本部分针对本文预期的研究结论进行理论分析,经过相关理论推导,提出相应假设,以备后文实证检验。 第四章,中央企业过度投资度量与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回顾目前学者对企业过度投资程度的度量模型,并作相关述评;然后以中央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Richardson(2006)提出的残差度量模型对中央企业目前的投资现状进行度量,分析判断目前中央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投资现象。最后通过Vog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EVA绩效考核对央企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本部分以上章计算出的中央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度量值为基础,设立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实证检验自由现金流对中央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EVA绩效考核的实施是否对中央企业过度投资产生了预期的抑制作用。然后分别改变投资支出和过度投资度量值的计算方法对本文的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局限。总结本文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分析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意见,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