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表面肌电这种生物反馈信号研究揽雀尾动作支撑腿的不同屈蹲角度、不同脚尖方向相应肌肉的变化,观察揽雀尾动作下肢表面肌电变化,以及关节角度与肌电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适合揽雀尾动作练习的最合适的角度,帮助初学者纠正不正当的练习方式;寻找适合太极拳揽雀尾动作最合适的屈蹲角度和脚尖方向,对于初学者科学的、健康的练习太极拳有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16名坚持练习太极拳16周以上,且未接受过专业太极拳队训练的女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24式太极拳揽雀尾动作为例,设定三种不同的膝关节屈蹲角度(120°、135°、150°),三种不同脚尖方向(45°、60°、90°)比较下肢肌电与膝关节旋转角度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在不同的屈蹲高度下,在掤、捋、挤、按四个阶段膝关节屈蹲120°时与膝关节屈蹲为150°的比较中,对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EMGrms(%MVC)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挤阶段,屈蹲135°与屈蹲150°的比较中,对下肢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EMGrm(s%MVC)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掤阶段,屈蹲120°与屈蹲为150°的比较中,也对下肢股内侧肌的EMGrms(%MVC)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屈蹲高度下,在掤、捋、挤、按四个阶段膝关节屈蹲120°时与膝关节屈蹲为150°的比较中,对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EMGrms(%MVC)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挤阶段,屈蹲135°与屈蹲150°的比较中,对下肢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EMGrms(%MVC)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掤阶段,屈蹲120°与屈蹲为150°的比较中,也对下肢股内侧肌的EMGrms(%MVC)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揽雀尾动作捋、挤、按阶段,在同一脚尖方向,随着膝关节屈蹲角度的降低,其下肢股二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肌肉放电量升高;同时半腱肌放电量与股外侧肌放电量、股二头肌放电量与股内侧肌放电量出现对称现象变化。在掤、捋、挤、按四个阶段,屈蹲高度与脚尖方向对下肢股二头肌放电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捋、挤、按阶段,脚尖方向对于股内侧肌肌肉放电有显著性差异。尤其45°脚尖方向对于下肢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的肌肉放电刺激高于其他两种脚尖方向。不同支撑腿脚尖朝向是影响关节旋转角度,在脚尖方向为60°下的三种不同屈蹲高度,屈蹲角度在135°时的揽雀尾动作肌电均方根振幅较小。而在掤、捋、挤、按四个阶段,在同一屈蹲高度,脚尖方向90°时,膝关节旋内角度最大。并且此方向对于旋内角度的差异明显大于其他两种角度,膝关节的旋内角度均值接近膝关节旋内角度的最大值10°,将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掤阶段,下肢表面肌电与膝关节的旋内存低度负关联,而在捋、挤、按阶段,下肢表面肌电与膝关节旋内角度无关联性,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和膝关节旋内角度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