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近10年的卵巢肿瘤病例,探讨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年龄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数字化病例调阅系统调阅全病例,连续收集自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科病房初次住院治疗,出院诊断为卵巢肿瘤的病人1537例,筛选符合入选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例144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病人的年龄、术后病理诊断信息。依据2003年WHO卵巢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类。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依据2003年WHO卵巢组织学分类标准分类,1447例病例共发现七类41种卵巢肿瘤,其中生殖细胞肿瘤所占比例最高703例(48.58%),其次为表面上皮间质肿瘤590例(40.77%)和性索间质肿瘤114例(7.88%)。1447例病例中卵巢良性肿瘤1100例,恶性肿瘤347例(其中包括交界性肿瘤44例),良性/恶性/交界性的比例为25.58/7.01/1。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良性生殖细胞肿瘤662例(60.18%)、良性表面上皮间质肿瘤351例(31.91%)和良性性索间质肿瘤87(7.91%)。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表面上皮间质肿瘤196例(56.48%)、恶性生殖细胞肿瘤41例(11.82%)和恶性性索间质肿瘤27例(7.78%)。2.不同年龄段卵巢肿瘤病理类型的构成比不同。以40岁为分界,40岁之前各年龄段均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40岁之后卵巢表面上皮间质肿瘤发生率显著增高,占卵巢肿瘤的主要类型,且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高而增高,而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显著下降。3.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存在两个高峰年龄段<20岁组和>40岁组,大于40岁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持续在较高水平,但不随年龄增加而增高。21岁-40岁是卵巢肿瘤发生率最高的阶段(占所有卵巢肿瘤49.83%),但此时发生的肿瘤绝大部分是良性的(89.0%)。4.卵巢浆液性肿瘤和粘液性肿瘤在良恶性构成比和年龄分布上均存在差异。浆液性肿瘤的恶性构成比高于粘液性肿瘤,而粘液性肿瘤的良性、交界性构成比高于浆液性肿瘤。恶性浆液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53.03岁)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肿瘤(42.49岁),而粘液性肿瘤的良恶性发病年龄相近。恶性浆液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53.03岁)高于恶性粘液性肿瘤(45.05岁)。结论及意义1.国内与国外比较,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构成比存在差异。2.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中表面上皮间质肿瘤所占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存在两个高峰年龄段,即小于20岁组和大于40岁组,临床上对在高峰年龄段发现的卵巢包块应提高警惕。4.卵巢浆液性肿瘤和粘液性肿瘤在良恶性和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年龄有助于浆液性肿瘤良恶性的判断。对于粘液性肿瘤应仔细检查,避免粘液性交界性肿瘤漏诊。5.年龄有助于生殖细胞肿瘤良恶性的判断。6.卵巢良性肿瘤(包括瘤样病变)存在一定的恶变率,临床应充分重视。7.不能忽视罕见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以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