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始有序的开展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城市最基本的治理单位,在社会治理格局中扮演中重要角色。加快社区治理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实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两委和社区居民的有序合作,对于实现国家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将治理理论的方法、原则应用到社区的日常管理中,扩大社区事务的主体参与,协调社区管理者、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的政策诉求,完善社区运行的制度规范,明确各主体的角色。通过社区治理,可以确保治理主体在协商对话的政策环境下共同提高社区管理质量,为社区成员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多元治理主体是城市社区治理追求的目标,治理主体在遵循共同治理目标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治理实践,确保社区治理实践的有序开展,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通过对话协商展开合作,最终实现我国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我国社区治理创新中,各社区治理参与要明确自身的角色以及行为边界,要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首要标准。政府逐步减少对具体事务的介入,转而以保障者、支持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参与到社区治理实践;社区两委要扮演好服务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为其他治理主体参与搭建平台,吸纳优秀人才参与到社区治理实践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社区居民要提高自身参与的主动性,培养自身的主人翁精神,社会组织要加强同政府和社区两委之间的沟通,为自身的发展赢得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自身运作的规范性,以专业的社会服务赢得其他治理主体的信任。社区治理符合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趋势,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可以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策略的研究,为破除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提供理论借鉴,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