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无处不在,并有产生损失的可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面临涉税风险,可能导致其纳税义务增加,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成果越来越显著,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对外承包工程一直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过程中,由于税收环境复杂多变,对企业防范涉税风险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若不重视涉税风险问题会使得企业税负加重,阻碍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对企业整体发展发生影响。为了帮助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成功走出国门,本文选择了我国承包工程热门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为例,对当地税收制度和承包工程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结合EPC总承包工程的特点,系统地总结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存在的涉税风险,包括“对外”税收环境风险(税收制度差异风险、税收利益纠纷问题、不可控因素较多)、EPC项目执行风险(被认定为常设机构、EPC合同拆分问题、优惠政策不能落实)、跨国经营税收筹划风险(签约主体确定、利润汇回的所得税问题、关联交易风险)。本文对我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承包的电站EPC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对案例的政策环境、合同内容、企业行为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总结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对企业不同税收筹划方案下的税负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企业处理方式和最终案例情况总结涉税风险的应对策略。采取从典型到一般的分析思路,通过对理论分析和案例讨论提出关于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EPC模式的涉税风险应对建议:企业应建立涉税风险管理体系和专业团队,提高内部风险防范能力,积极寻求外部帮助;从合同层面上降低涉税风险,确保EPC合同能保障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合法权益,并重视税务证明文件管理工作;在签约主体、合同拆分、利润汇回等方面积极筹划EPC项目执行方案以降低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