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证是由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自从1911年美国电灯和能源公司发行全球第一个认股权证以来,权证以其融资便利、对冲风险、高杠杆性等优点开始获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欢迎。早在90年代初,中国就有过一段时间的权证交易,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层取消了所有权证交易。为了配合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多样化股改方案, 2005年7月1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我国证券市场重新开始了权证业务。权证再度复出,不仅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而且也有望成为独立于股改的真正的金融衍生品。纵观海外资本市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权证以其独特的产品设计,“以小搏大”的经济效果,成为各国家或地区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的首选。借鉴成熟权证市场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权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国外权证市场的推出已有很长的历史,相应的也有很多学者对权证做出过研究,本文通过对权证文献资料的回顾,发现国外学者对权证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权证定价、权证对标的的影响上,而国内权证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权证市场还处于萌芽期,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权证本身特点的介绍、股改权证的作用和运作情况、权证定价模型的介绍,虽然有研究提出了借鉴国外权证市场的成功经验发展中国权证市场的相关建议,但没有具体比较国内外市场目前的运作情况。第二,本文系统的回顾了中国权证市场发展的整个历史。通过作者本人对权证的理解,把中国权证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90年代初的配股权证、可转债权证、股改权证、创设权证、分离交易转债权证。对每个阶段的权证,作者都对其产生背景及发展状况做了出解释。同时,作者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权证本身特点对当前权证市场存在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指出发展权证市场可以活跃市场交易、有利于价值发现并引导市场投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理财工具和避险工具、有利于国内投资者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提升我国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水平。第三,本文从交易规模和价格水平两方面对当前中国权证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价格方面,本文运用B-S模型分析了中国权证的理论价格并与权证市场价格进行了比较,作者发现权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理论价值,这种偏差一方面是由于模型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这种偏差与我国证券市场和权证交易现状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上市的权证价格决定因素中,其供求关系为关键因素,为了配合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发行的权证数量有限,加上券商创设的数量,仍不能满足市场的过度投机的需求,过旺的需求和较低的供给,必然导致其价格偏高,为了平衡权证的供求,逐步丰富权证市场产品,使我国权证市场跟上国际权证市场的步伐是必需的。第四,本文比较了国内外权证市场的监管情况。在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境外权证市场的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是必要的,选择适宜的样本是借鉴的常规路径。作者从交易情况和监管两方面对国内外权证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比较市场监管时选取中国香港、德国、台湾、新加坡四个权证市场,横向比较国外成功权证市场在权证发行的事前和后续监管后,作者把海外权证市场监管的共性与国内权证市场的监管进行比较,并提出了相应监管建议。权证发行的事前监管主要集中在发行人条件的确定、标的产品、做市商制度,在发行人条件的确定方面,可以从国内创新试点证券公司、具有外资券商背景的证券公司或者与外资券商有合作业务的证券公司中挑选一些风险管理能力强、净资本达到一定标准的证券公司试点发行备兑权证;在标的产品方面,认为当前的《权证管理暂行办法》对权证标的股票的规定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在做市商制度方面作者认为目前中国权证交易不需要做市商制度,在备兑权证推出后,做市商制度到底需要与否还有待研究。第五,作者本人对中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通过对中国权证市场发展历史的回顾、现状的简单分析和国际权证市场的比较分析,作者本人对中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中国权证市场产品的设计、监管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在产品方面,作者指出重设型备兑权证和价差型备兑权证这两种产品有其自身特点,可以解决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监管不完善,市场容量小,价格波动大,以及投资者不够成熟等不利因素;在监管方面,比较了国外成功权证市场后,作者提出了对中国权证市场监管的相应建议;同时,作者指出逐步完善我国权证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投资者和从业人员教育也是目前发展权证市场需要注意的问题,从目前创设权证的效果来看,创设权证对稳定权证价格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因此,在以后权证产品的推出过程中,持续开展创设机制可以有效地稳定权证的市场价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本文系统的回顾了中国权证的发展历史,对90年代初的配股权证、可转债权证、股改权证、创设权证、分离交易转债权证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叙述。2.本文横向比较了国外成功权证市场在权证发行的事前和后续监管,并把海外权证市场监管的共性与国内权证市场的监管进行了比较。3.对中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了权证产品创新中的两种可选产品。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本文不以定价为主,在计算权证理论价值时选择的模型参数简单,不能保证权证理论价值的准确性。2.在进行权证市场的国际比较时,由于国外权证市场和国内权证市场产生的背景不同,这种比较是否合理值得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