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经典经济学中的效用,幸福是人们更高层级甚至是终极的追求。呼应人们追求幸福的诉求,提升居民幸福感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重要的施政目标。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重又关注幸福问题,研究论著大量涌现,至今方兴未艾。研究虽有长足进展,但以往研究基本集中于幸福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出现了概念混乱和幸福泛化的现象。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即在于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的理论问题未得到澄清,致使幸福的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自然而然地,也就难以回答幸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中,我们从经济学中与幸福相近的效用概念入手揭示幸福的本质内涵。研究证实,在以边沁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那里,效用实际上涵盖了幸福的涵义。幸福也是可以进行基数度量和人际比较的。不过,由于效用基数测量的困难、经济学谋求科学地位的冲动、当时学界对于“科学”的主流看法、单凭序数效用同样可以推导需求规律、帕累托准则用于福利判断可以回避效用的人际比较等原因,大约自20世纪30年代始,序数效用论基本上取代了基数效用论。伴随着这一过程,效用逐渐丧失了幸福的内涵。随后建立和发展起的显示性偏好理论沿袭了序数效用论传统,在这一套逻辑下,行为显示了偏好,偏好又被用来解释行为。效用只是偏好序的另一种表达,丧失了对幸福水平描述的古典涵义。在新古典经济学之约束条件下求最优化的分析范式下,假定人们在选择之前对备择选项能带来的效用进行预期,以预期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但是,预期效用并不可知,于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行为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构建效用函数以推断和计算预期效用的惟一基础。我们将这种意义上的效用称为“决策效用”。与之相对,还存在另一种与决策效用相对立的效用涵义——人们从客观现实中真实感受到的效用,我们将其称为“感受效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行为经济学的实验研究为我们区分效用的两种涵义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和思想来源。实验证实,决策效用和感受效用并不是一致的,而是会发生偏离。感受效用是对古典经济学家效用概念的继承,这是指,它恢复了古典经济学家效用概念中的幸福涵义。不过,它又是对古典经济学家效用理论的发展。这是指,古典经济学的效用将效用的两种涵义混淆在了一起,而新古典经济学又将效用中幸福的涵义抛弃掉了。所以,感受效用和决策效用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效用理论。研究证实,经济学中的幸福就是感受效用,是现实的参与人在特定情境中对客观条件真实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感受。由于其是感受效用,自然而然地,相对于经典经济学进入效用函数的变量如收入或消费的绝对量,一些直接影响心理感受的“软指标”如收入预期、收入变动等对幸福有更重要和稳健的影响。以上便是我们提出的幸福理论,这是幸福的经济学研究必然和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论证自评幸福感是幸福度量的良好代理指标的基础上,我们对上述理论进行了经验验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数据,应用有序Probit模型,基于全样本的回归和分组回归,我们发现,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并不总是显著的,而收入变动、收入预期、社会地位、收入公平感和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有更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并且影响是稳健的。经验研究充分地佐证了幸福理论。以幸福理论为基础,我们开展了两项经验研究,具体是:其一,我们分析落脚城市人群的幸福感状况及其决定。我们认为,真正的城市化并不是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应该是使落脚城市人群因落脚而更幸福。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考察究竟什么样的城市化才可以使落脚城市人群更幸福。结合城市化的进程,影响落脚城市人群幸福感的因素有两大类,一是影响其在城乡间迁徙和流动的因素,二是影响其在城市定居和融入的因素。其中,影响其在城市定居和融入的因素是直接影响人们心理感受的变量。基于CHIPS (2002)数据,我们应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收入、就业状况、住房提供、土地禀赋、进城的机会成本对落脚城市人群幸福感的影响并不稳健,而同工同酬待遇、社会歧视程度、在城市生活年限、进城前收入期望、家庭生活水平的社会地位、收入变动预期、辞职计划和迁徙流动模式等影响落脚城市人群在城市定居和融入的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则更重要,并且影响是显著稳健的。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对于高年龄群体和低年龄群体、在农村保有土地群体和失地群体,解释变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其二,立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亲子分开居住的居住模式日益普遍和家庭承担多重功能等事实,我们对中老年人幸福感的决定进行了经验研究。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基于CGSS(2006)的经验研究发现,来自于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交流对中老年人幸福感均有正向影响,但前者不显著后者显著。这进一步佐证了幸福理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中老年人越来越能够接受亲子分开居住的居住模型,相对于亲子间面对面的联系频率,非面对面的联系频率对中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本文的最后,我们讨论了政府在提升居民幸福感中的职责、角色以及具体的对策措施。结合经验研究,为了使落脚城市人群因落脚而更幸福,除了创造就业岗位、提供住房和提高收入水平,更重要地是,需要着重从影响该群体心理感受的方面着手。具体而言:提供其平等待遇,使其能够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同工同酬待遇;消除社会歧视,增加其城市归属感和自我的“市民”身份认同;引导其形成合理期望,并尽力满足其合理期望;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避免其陷入贫困阶层并固化;通过技能培训等手段提升其人力资本,以对未来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满足其在工作中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的要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创造条件以使其能够举家流动。另外,政策措施应该考虑落脚城市人群的年龄差别和土地禀赋差异而有所区别。为了提升中老年人的幸福感,除了向中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外,子女更应该积极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社会也应该积极关爱中老年人。在亲子分开居住的居住模式下,当面对面联系变得比较困难时,子女可以更多地与父母进行非面对面的联系,这种替代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老年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