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归因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实证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归因进行研究;样本基金为开放式基金。首先,本文从传统的基金绩效评价经典模型中提炼出衡量基金收益的4个最常用的指标为被解释变量,包括周平均收益率、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和詹森指数;同时以表征基金基本特征和运营能力的8个指标为解释变量,包括β系数、基金规模、投资类型、存续时间、管理费率,一期滞后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和信息比率。借鉴前人研究模式,同时,根据各变量定义及变量之间的逻辑相关关系,本文设计了4个计量回归模型,以研究各变量对不同收益指标的影响。其次,本文据沪深300指数走势确定2006年7月3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为研究区间——此区间包含了基本意义上的完整的牛市(2006年7月3日至2007年10月31日)和熊市(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行情;不但分析了整个区间的基金绩效归因,还分别针对牛市和熊市区间进行了研究。第三,本文不但应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同时,为了突出此方法的科学性,还将其回归结果与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同步比较。   研究显示:不同股市状态、不同分位数下,各回归系数的大小变化很大,其符号甚至有正负交替的现象,统计显著性也呈现明显差异;各因素对基金收益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主要结论简要概括如下:1从整个研究区间来看,基金投资组合的β系数越大,投资回报率越高;2基金规模与管理费率和投资收益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3总体来看,基金投资类型对基金投资收益高低的影响并不具有规律性,不过在牛市区间,股票型基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类型优势,熊市区间情况则相反;4虽然从逻辑上来讲,基金存续时间越长,基金投资取得高额收益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统计分析显示,基金存续时间的长短并不能有效地影响基金收益的高低;5基金一期滞后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对基金现期收益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6无论在任何股市状态下,基金一期滞后的信息比率都不能对基金现期收益产生定向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史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