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若得不到合理处置会对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等造成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污泥蚯蚓堆肥处理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处置方式。本文利用水产品加工厂的污泥和玉米秸秆混合物进行赤子爱胜蚓堆肥处理,得到适合农用的有机肥料,并且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分别研究了不同碳氮比(C/N)和不同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原液添加量对各堆体的预堆肥效果,确定预堆肥的合适周期;不同预处理污泥的蚯蚓堆肥效果,确定合适的蚯蚓堆肥周期;对于堆肥中产生的臭气问题,设计以蚓粪为填料的生物吸附柱处理臭气,通过3个不同臭气进气流量的对比试验,得到最佳臭气进气流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预堆肥实验中,在C/N相同的情况下,EM原液添加量为0.8%的堆体总有机碳(TOC)下降幅度最大;在EM原液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C/N=26.40的物料与C/N=35.91的物料相比总有机碳下降的快。预堆肥结束时各堆体的pH值和氨氮浓度在适合蚯蚓生存范围内。在同样添加EM原液的情况下,初始C/N高的堆体比C/N低的总磷增幅大,堆体有效磷增幅随C/N的减小而减少。在均添加EM原液且C/N相同的条件下,堆体有效磷增幅随着EM原液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均比不添加EM原液的堆体要高。预堆肥的合适周期为35天左右。(2)通过蚯蚓堆肥,各堆体总有机碳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堆体碳氮比与总有机碳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最后基本保持稳定。各堆体总磷含量变化不太明显。有效磷含量在蚯蚓堆肥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碳氮比、氨氮可作为本实验蚯蚓堆肥腐熟度的优选指标;而脲酶活性不能作为本实验中蚯蚓堆肥腐熟度的指标。各堆体的蚯蚓日增重倍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蚯蚓日繁殖倍数变化趋势与蚯蚓日增重倍数基本一致。原料碳氮比在25~35左右的堆体均适合蚯蚓堆肥处理,蚯蚓处理的最佳周期为两周左右。(3)在利用生物吸附柱处理堆肥产生的臭气实验中,进气流量为20L/h的生物吸附柱氨气去除效果最好。各堆体pH值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TOC含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各堆体总氮百分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各堆体在堆肥过程中氨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物吸附柱臭气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各吸附柱填料含水率、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均降低,pH值升高;对于氨氮含量,各吸附柱上层填料的氨氮含量均比初始值低,下层的氨氮含量均比初始值高,且下层填料中氨氮含量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4)通过三部分实验,综合可得:预堆肥效果最好的为2号堆体,其C/N=35.91,EM原液的添加量为0.8%,预堆肥的合适周期为35天左右。预堆肥处理时,原料碳氮比在25~35左右的堆体均适合蚯蚓堆肥处理,蚯蚓处理的最佳周期为两周左右。经济有效的臭气处理方式为:利用蚓粪做生物吸附柱填料,将进气流量控制在20L/h左右。